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55
典故
20
詞典
567
佛典
56
其它
12
共567,分38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15
16
17
18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蛇跡
余跡
詭跡
凡跡
跡遽
景跡
貍跡
創(chuàng)跡
埽跡
鏟跡
偽跡
冥跡
逐跡
跡屏
花跡
《漢語大詞典》:
蛇跡
舊謂被毒蛇咬過而含有蛇毒的草木。 晉
張華
《
博物志
》
卷三:“蝮蛇秋月毒盛,無所蜇螫,嚙草木以泄其氣,草木即死。人樵採,設(shè)為草木所傷刺者亦殺人,毒甚於蝮嚙,謂之蛇跡也?!?/div>
分類:
毒蛇
含有
草木
《漢語大詞典》:
余跡(餘跡)
見“ 餘跡 ”。
亦作“餘蹟”。 猶遺跡。死去的人或前代遺留的痕跡。 晉
陶潛
《贈(zèng)羊長史》
詩:“賢圣留餘跡,事事在中都?!?span id="uy6kiey" class="book">《
文選·潘岳〈悼亡詩〉之一
》:“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餘跡?!?張銑 注:“翰墨餘跡,平生所作之文,尚有餘跡也?!?唐
李白
《赤壁歌送別》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餘跡?!?/div>
分類:
遺跡
前代
遺留
痕跡
《漢語大詞典》:
詭跡(詭跡)
潛匿蹤跡。
《
新唐書·裴度傳
》
:“ 度 自見功高位極,不能無慮,稍詭跡避禍?!?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談·談獻(xiàn)六·何顏偽道學(xué)
》
:“ 何心隱 在 萬歷 間屢變姓名,詭跡江湖間,所脅金帛不貲?!?/div>
分類:
蹤跡
《漢語大詞典》:
凡跡
常人的行跡。 明
陳子龍
《雜詩》
之二:“勁翮有遐舉,直木無繁枝。邁往絶凡跡,端正嘗違時(shí)?!?/div>
分類:
常人
行跡
《韻府拾遺 御韻》:
跡遽
戴良詩:趨事嫌跡遽。
《漢語大詞典》:
景跡
(1).業(yè)跡;行跡。 晉
夏侯湛
《鮑叔像贊》
:“遙遙景跡,君子攸欽?!?span id="yimgoim" class="book">《
隋書·煬帝紀(jì)上
》:“太守每歲密上屬官景跡?!?br />(2).赤頭蠅的別名。 宋
歐陽修
《憎蒼蠅賦》
:“尤忌赤頭,號(hào)為景跡。” 清 厲荃
《
事物異名錄·昆蟲上·蠅
》
:“
《
酉陽雜俎
》
:蠅赤頭者號(hào)為景跡。”
分類:
行跡
《駢字類編》:
貍跡(貍跡)
嘉話錄:蔡州既平。憲宗命道士醮于紫極宮。宮本吳少誠生祠也。裴令公毀之為宮。有道士院。階前種麻高如墉。葺為藩屏。其醮日。霹靂擊麻屏兩片。下有穴五寸。有貍跡。尋之上屋。其蹤稍大如馬。亦如人足。直至屋上而滅。酉陽雜俎:梁遣黃門侍郎明少遐、秣陵令謝藻、信威長史王纘沖、宣城王文學(xué)蕭愷、兼散騎常侍袁狎、兼通直散騎常侍賀文發(fā)宴魏使李騫、崔劼、溫良畢。劼問少遐曰:今歲奇寒,江淮之間,不乃冰凍?少遐曰:在此雖有薄冰,亦不廢行,不似河冰一合,便勝車馬。狎曰:河冰上有貍跡,便堪人渡。劼曰:貍當(dāng)為狐,應(yīng)是字錯(cuò)。少遐曰:是狐性多疑,鼬性多豫,狐疑猶豫,因此而傳耳。劼曰:鵲巢避風(fēng),雉去惡政,乃是鳥之一長。狐疑鼬豫,可謂獸之一短也。
《漢語大詞典》:
創(chuàng)跡(創(chuàng)跡)
首創(chuàng)事例。
《
舊唐書·韋巨源傳
》
:“ 巨源 創(chuàng)跡於前,悖逆演成於后?!?/div>
分類:
首創(chuàng)
事例
《漢語大詞典》:
埽跡
絕跡。 清 錢學(xué)綸
《語新》
卷上:“婦女則服役神之夫人,當(dāng)時(shí)不過一二老嫗……自二十年來,花團(tuán)錦簇,變?yōu)橐话嗌賸D,老嫗自以為羞,漸漸埽跡?!?/div>
分類:
絕跡
《漢語大詞典》:
鏟跡(鏟跡)
滅跡,謂隱居。 宋
岳珂
《
桯史·施宜生
》
:“天下方亂,英雄鏟跡,亦理之常?!?/div>
分類:
隱居
《漢語大詞典》:
偽跡(僞跡)
見“ 偽跡 ”。
亦作“偽跡”。 裝假的事;虛偽的事。
《
文選·任昉〈奏彈劉整〉
》
:“未見 孟嘗 之深心,唯斆 文通 之偽跡?!?李善 注引
《東觀漢書》
:“ 高鳳 ,字 文通 ……年老,聲名著聞。太守連召請(qǐng),恐不得免,自言‘ 鳳 本巫家,不應(yīng)為吏。’又與寡嫂詐訟田,遂不仕?!?唐
劉知幾
《
史通·雜說下
》
:“夫 晉 、 宋 已前,帝王傳授,始自錫命,終於登極。其間箋疏款曲,詔策頻繁。雖事皆偽跡,言并飾讓,猶能備其威儀,陳其文物,俾禮容可識(shí),朝野具瞻?!?/div>
分類:
裝假
虛偽
《漢語大詞典》:
冥跡
(1).指玄理。 漢 郭憲
《〈洞冥記〉序》
:“ 東方朔 因滑稽浮誕以匡諫,洞心於道教,使冥跡之奧,昭然顯著。”
(2).隱身,隱居。 明
劉基
《郁離子·九難》
:“ 郁離子 冥跡山林,友木石而侶猿猱?!?/div>
分類:
隱身
玄理
隱居
《漢語大詞典》:
逐跡(逐跡)
追蹤。
《
百喻經(jīng)·偷牦牛喻
》
:“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跡至村?!?/div>
分類:
追蹤
《韻府拾遺 梗韻》:
跡屏
宋史王邁傳君子之類雖進(jìn)。而其道未行。小人之跡雖屏而其心未服。
《分類字錦》:
花跡(花跡)
見花蹄注許圉師
詠牛應(yīng)制詩
欲知花跡遠(yuǎn),云影入天津。
分類:
牛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