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67,分38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侔跡
謀跡
亮跡
儷跡
麗跡
媲跡
鵬跡
七跡
敬跡
炯跡
跡察
跡蹈
跡附
跡卷
跡睽
《漢語大詞典》:侔跡
謂與他人的行為、業(yè)跡相等。三國志·蜀志·楊戲傳:“侔跡 韓 耿 ,齊聲雙德。”
《漢語大詞典》:謀跡(謀跡)
議其行事。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梁崩哲萎,于時靡憲。搢紳儒林,論德謀跡,謚曰 文范先生 ?!?/div>
《漢語大詞典》:亮跡(亮跡)
顯著的功績。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貞軌偕沒,亮跡雙升?!?/div>
分類:顯著功績
《韻府拾遺 陌韻》:儷跡(儷跡)
宋書符瑞志:文騶儷跡,嘉穎擢苗。灼灼縞羽,從化馴朝。
《漢語大詞典》:麗跡(麗跡)
麗人的蹤跡。 明 夏完淳 《燕問》:“芳心傾於君掌,麗跡濫於仙蹤?!?/div>
分類:蹤跡
《漢語大詞典》:媲跡(媲跡)
猶比肩。謂并駕齊驅(qū)。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以 文貞 名儒名相,媲跡 皋 夔 ,侍郎猶勉之如此。” 孫中山 《〈民報〉發(fā)刊詞》:“吾國縱能媲跡 歐美 ,猶不能免於第二次之革命,而況追逐於人已然之末軌者之終無成耶!”
《漢語大詞典》:鵬跡(鵬跡)
猶言榮耀的經(jīng)歷。 明 徐渭 《上提學副使張公書》:“伏睹明公鵬跡霞騫,豐采玉立,德參天地,文協(xié)典謨?!?/div>
《駢字類編》:七跡(七跡)
南史羊侃傳見五尋下。
《漢語大詞典》:敬跡
尊敬的表現(xiàn)。孝經(jīng)·天子“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邢昺 疏引 南朝 梁 皇侃 曰:“拜伏擎跪,是為敬跡?!?/div>
《漢語大詞典》:炯跡
光榮的行狀。 南朝 宋 鮑照 《解褐謝侍郎表》:“臣孤門賤生,操無炯跡?!?/div>
分類:光榮行狀
《漢語大詞典》:跡察
尋跡察訪。《漢書·劉向傳》:“今以陛下明知,誠深思天地之心,跡察兩觀之誅?!?顏師古 注:“尋其餘跡而察之?!?/div>
分類:尋跡察訪
《國語辭典》:跡蹈(蹟?shù)福 ?span id="bd1pmsp" class='label'>拼音:jī dào
踏過舊的足跡?!痘茨献?。本經(jīng)》:「終日馳鶩,而無跡蹈之患。」
分類:重復
《漢語大詞典》:跡附
追隨;依附。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隱》:“同時也殺了 宗楚客 和 晉卿 ,因為他們跡附 韋后 。”
分類:追隨依附
《韻府拾遺 銑韻》:跡卷
何類瑜查客至斗牛賦:聲銷跡卷,兌塞巧絕。
《韻府拾遺 齊韻》:跡睽(跡睽)
獨孤及詩:事遷時既往,年長跡逾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