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韜光滅跡(韜光滅跡)  拼音:tāo guāng miè jī
比喻隱藏才能,不露于外。《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yīng)傳》:「慮其后患,乃率其族,韜光滅跡,易姓變名,避仇于新平真寧縣安村?!挂沧鳌富捋E韜光」。
《國語辭典》:韜光隱跡(韜光隱跡)  拼音:tāo guāng yǐn jī
比喻隱藏才能,不露于外。金。馬鈺 滿庭芳。和公師叔詞:「懷美玉,便韜光隱跡,二十馀年?!挂沧鳌富捋E韜光」。
《分類字錦》:天下妙跡
李嶠為何舍人賀梁王處見御書雜文表:實(shí)可謂天下之妙跡,域中之奇觀者焉。
分類:宸翰
《分類字錦》:妍澹無跡(妍澹無跡)
宣和畫譜:杜子瑰,華陰人也,精意道釋。因畫圓光,自謂得意,非丹青家所及。每詫于流。輩曰:我作圓光時(shí),心?海上,遐想日出扶桑,蒼蒼涼涼,其狀若此。故脫略筆墨,使妍澹無跡,宜他人所不能到也。
分類:
《漢語大詞典》:雪泥鴻跡(雪泥鴻跡)
同“ 雪泥鴻爪 ”。 清 馮珍 《摸魚子·寄戴受茲》詞:“去年曾記深宵語,也算雪泥鴻跡?!?/div>
《國語辭典》:尋蹤覓跡(尋蹤覓跡)  拼音:xún zōng mì jī
到處打聽別人的下落。元。李好古《張生煮?!返诙郏骸感∩鷱埐v,恰才遇著的那個(gè)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尋蹤覓跡,前來尋他,卻不知何處去了?!埂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十一。升仙記。湘子見叔》:「你這幾年在那里游,教娘倚門終日望無休,尋蹤覓跡音書杳,無處問因由?!?/div>
分類:尋找蹤跡
《分類字錦》:尋跡煙蘿(尋跡煙蘿)
陸龜蒙 鹿亭詩 認(rèn)聲來月塢,尋跡到煙蘿。早晚吞金液,騎將上絳河。
分類:麋鹿
《分類字錦》:亞跡陸機(jī)(亞跡陸機(jī))
南史宋南平穆王鑠傳:少好學(xué),有文才,未弱冠,擬古三十馀首,時(shí)人以為亞跡陸機(jī)。
分類:諸王
《漢語大詞典》:啞跡
隱晦的話
比喻難以猜透的問題
分類:隱晦問題
《漢語大詞典》:遺跡談虛(遺跡談虛)
謂舍棄根據(jù)而空談玄虛。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序》:“然有 退之 ( 韓愈 )之學(xué)則可,無 退之 之學(xué)而遺跡談虛,恐援據(jù)所及,金根金銀或相貿(mào)易,并可赧矣?!?/div>
《漢語大詞典》:儀跡(儀跡)
猶言靈跡。 劉師培 《論說部與文學(xué)之關(guān)系》:“一曰稗官之書,巷議街談,輾轉(zhuǎn)相傳,或陳福善禍淫之跡,或以敬天明鬼為宗,甚至記壇宇而陳儀跡,因祠廟而述鬼神,是謂《齊東》之談,堪續(xù)《虞初》之著,此又一類也。”
《國語辭典》:杳無人跡(杳無人跡)  拼音:yǎo wú rén jī
毫無人的蹤跡。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士人回顧,惟萬峰插天,杳無人跡。」《精忠岳傳》第六五回:「岳雷睜開眼一看,卻在平地上,杳無人跡?!?/div>
分類:蹤跡
《國語辭典》:杳無蹤跡(杳無蹤跡)  拼音:yǎo wú zōng jī
沒有絲毫蹤影、痕跡?!端疂G傳》第四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無蹤跡,叫了幾聲不應(yīng)。」《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四面搜尋,杳無蹤跡?!挂沧鳌歌脽o蹤影」。
分類:蹤跡
《分類字錦》:野跡似云(野跡似云)
趙嘏 贈道者詩 野跡似云無處著,仙容如水與誰同。
分類:道士
《國語辭典》:銷聲斂跡(銷聲斂跡)  拼音:xiāo shēng liàn jī
隱藏形跡,不公開出現(xiàn)。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宗國亂離,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潁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挂沧鳌镐N聲匿跡」。
分類: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