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55
典故
20
詞典
567
佛典
56
其它
12
共567,分38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0
31
32
33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流風(fēng)遺跡
劣跡昭著
密跡金剛
聲跡彰露
奇蹤異跡
潛身遠(yuǎn)跡
殺人滅跡
人跡杳然
龜文鳥跡
古跡巡禮
浪跡天涯
浪跡天下
浪跡江湖
毀尸滅跡
晦跡韜光
《國語辭典》:
流風(fēng)遺跡(流風(fēng)遺跡)
拼音:
liú fēng yí jī
前代流傳下來的風(fēng)尚舊跡。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馳騖,其流風(fēng)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也作「流風(fēng)遺躅」。
分類:
前代
流傳
風(fēng)尚
蘇轍
黃州
《國語辭典》:
劣跡昭著(劣跡昭著)
拼音:
liè jī zhāo zhù
惡劣的事跡很明顯。如:「他當(dāng)年劣跡昭著,連續(xù)犯下好幾起震驚社會(huì)的案件。」
分類:
惡劣
事跡
明顯
《國語辭典》:
密跡金剛(密跡金剛)
拼音:
mì jī jīn gāng
保護(hù)佛法的天人。根據(jù)佛教的傳說,密跡金剛原為法意太子,后來發(fā)愿要經(jīng)常親近佛,隨侍佛的左右,普聞諸佛秘要密跡之事。后來真的成為五百名隨從的首領(lǐng)。密跡金剛原只有一個(gè),但在寺院三門殿內(nèi)的兩側(cè),各塑一尊,頭戴寶冠,袒露上半身,手持金剛杵,作忿怒相。在中國古小說中則說金剛力士是鄭倫、陳奇死后封神而成。也稱為「金剛力士」。
分類:
保護(hù)
佛法
天人
佛教
為法
法意
太子
《國語辭典》:
聲跡彰露(聲跡彰露)
拼音:
shēng jī zhāng lù
形蹤敗露?!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一旦聲跡彰露,親庭罪責(zé),將妾拘系于內(nèi),郎趕逐于外。」
分類:
敗露
《國語辭典》:
奇蹤異跡(奇蹤異跡)
拼音:
qí zōng yì jī
行為舉止奇特,或才能不尋常?!冻蹩膛陌阁@奇》卷四:「此術(shù)既不易輕得,唐之藩鎮(zhèn)羨慕仿做,極力延到奇蹤異跡之人?!?/div>
分類:
舉止
奇特
才能
能不
不尋常
《國語辭典》:
潛身遠(yuǎn)跡(潛身遠(yuǎn)跡)
拼音:
qián shēn yuǎn jī
藏身隱居,不露蹤跡。漢。賈逵〈上書請宥劉愷〉:「竊見居巢侯劉般嗣子愷,素行孝友,謙讓絜清,讓封弟憲,潛身遠(yuǎn)跡,有司不原樂善之心?!?/div>
分類:
藏身
隱居
不露
蹤跡
賈逵
上書
《國語辭典》:
殺人滅跡(殺人滅跡)
拼音:
shā rén miè jī
將人殺死并消滅證據(jù)。如:「他為了不想東窗事發(fā),只好殺人滅跡?!?/div>
分類:
殺死
消滅
《國語辭典》:
人跡杳然(人跡杳然)
拼音:
rén jī yǎo rán
沒有人煙的地方。如:「此處地勢高峻,常年冰雪封凍,是個(gè)人跡杳然的地方?!?/div>
分類:
人煙
《國語辭典》:
龜文鳥跡(龜文鳥跡)
拼音:
guī wén niǎo jī
龜甲之文,鳥足之跡。唐。張彥遠(yuǎn)《法書要錄。卷七。張懷權(quán)書斷上》:「頡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采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div>
分類:
龜甲
《國語辭典》:
古跡巡禮(古跡巡禮)
拼音:
gǔ jī xún lǐ
周游參觀古跡的活動(dòng)。
分類:
周游
參觀
古跡
《國語辭典》:
浪跡天涯(浪跡天涯)
拼音:
làng jī tiān yá
到處流浪,走遍各地。如:「他以賣藝為生,奔走四方,浪跡天涯?!挂沧鳌咐僳E天下」。
分類:
到處
流浪
《國語辭典》:
浪跡天下(浪跡天下)
拼音:
làng jī tiān xià
四處流浪,走遍天下。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一八。李白事說者不一》:「為同列者所謗,詔令歸山,遂浪跡天下。」也作「浪跡天涯」。
分類:
四處
流浪
《國語辭典》:
浪跡江湖(浪跡江湖)
拼音:
làng jī jiāng hú
到處流浪,走遍四方各地。如:「為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這幾年浪跡江湖,四海為家?!埂?a target='_blank'>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一時(shí)未際,浪跡江湖,今受此窮途之苦,誰人曉得我是不遇時(shí)的公卿?!?/div>
分類:
浪跡江湖
到處
流浪
四方
《國語辭典》:
毀尸滅跡(毀尸滅跡)
拼音:
huǐ shī miè jī
毀損尸體,以消滅證據(jù)。比喻消滅痕跡。如:「他作案后雖已毀尸滅跡,但警方仍據(jù)蛛絲馬跡全力偵察,將其緝捕歸案。」
分類:
毀損
尸體
消滅
痕跡
《國語辭典》:
晦跡韜光(晦跡韜光)
拼音:
huì jī tāo guāng
韜光,收斂光采?;捋E韜光比喻隱藏自己的才能,不為世人所知。金。侯善淵〈益壽美金花。無言無說〉詞:「物我俱忘,晦跡韜光德自長?!乖M踔僭唇瓋核?。竹冠草鞋粗布衣〉曲:「竹冠草鞋粗布衣,晦跡韜光計(jì)?!挂沧鳌疙w光滅跡」、「韜光晦跡」、「韜光隱跡」、「韜神晦跡」。
分類:
韜光
收斂
光采
隱藏
自己
才能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