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67,分3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痕跡
治跡
奮跡
比跡
鹿跡
鴻跡
跡狀
匿跡
風(fēng)跡
鶴跡
脫跡
鼠跡
跡相
跡同
一跡
《國語辭典》:痕跡(痕跡)  拼音:hén jī
事物經(jīng)過時留下的跡象。《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我今心思一計,要報得無些痕跡,一個也不走不脫方妙?!?/div>
《國語辭典》:治跡(治跡)  拼音:zhì jī
有跡可循的施政步驟和成績?!稘h書。卷七六。韓延壽傳》:「宜循行郡中,覽觀民俗,考長吏治跡。」
《漢語大詞典》:奮跡(奮跡)
見“ 奮跡 ”。
亦作“奮蹟”。 謂奮起投身從事某活動。 明 歸有光 《嘉靖庚子科鄉(xiāng)試對策五道》之四:“ 光武 承 王莽 之亂,奮跡 南陽 ?!?span id="v62w64w" class="book">《明史·譚廣傳》:“ 廣 長身多力,奮跡行伍至大將,大小百餘戰(zhàn),未嘗挫衄。” 清 方苞 《漢高帝論》:“后世開創(chuàng)之君,大抵奮跡干戈擾攘之中,任威權(quán)、騁謀詐以得其志?!?/div>
《國語辭典》:比跡(比跡)  拼音:bǐ jī
齊步、并駕?!逗鬂h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伏惟皇太后膺大圣之姿,體乾坤之德,齊蹤虞妃,比跡任姒?!箷x。陸機贈馮文羆遷斥丘令詩〉:「方驥齊鑣,比跡同塵?!?/div>
分類:并駕彼此
《駢字類編》:鹿跡(鹿跡)
詩:町疃鹿場。町疃,鹿跡也。詩:濕樹浴鳥痕,破苔臥鹿跡。王建題壽安南館。又明一統(tǒng)志:鹿跡石在池州府東流縣東六十里,有巨石平如掌,俗傳葛洪于此煉丹,丹成,跨白鹿飛升,石上有鹿跡。 平泉草木記:八公之怪石,巫峽之巖湍,瑯琊臺之水石,布于清渠之側(cè)。仙人跡、鹿跡之石,列于佛榻之前。
《漢語大詞典》:鴻跡(鴻跡)
亦作“ 鴻跡 ”。 鴻雁的足跡。比喻行蹤,蹤跡。 元 虞集 《贈趙生》詩:“夢游朔雪留鴻跡,思入 南山 望鶴飛?!?元 倪瓚 《懷歸》詩:“鴻跡偶曾留雪渚,鶴情原只在芝田?!?明 徐渭 《蔣扶溝公詩》序:“既而先生鴻跡遠曠,再渡 錢塘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下河舟中雜詩:“泥雪飛浪跡,蒹葭白露詩?!?/div>
《漢語大詞典》:跡狀(跡狀)
亦作“跡狀”。亦作“蹟狀”。 行跡,跡象。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時禁中失火…… 涓 因歷壖囿,按據(jù)跡狀,乃上直中官遺火所致也?!?宋 歐陽修 《論臺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fù)札子》:“出處本末,跡狀甚明?!?宋 洪邁 《夷堅丁志·玉女喜神術(shù)》:“縣令考其跡狀,曰:‘某所行蓋玉女喜神術(shù)也?!?宋 洪邁 《夷堅丙志·忠孝節(jié)義判官》:“然以官不顯,又無蹟狀,故州縣不肯上其事,祠竟不克立?!?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鰲拜:“今朕備稽事實,蹟狀顯然。”
分類:行跡跡象
《國語辭典》:匿跡(匿跡)  拼音:nì jī
掩飾躲藏,不露痕跡。三國魏。曹植九愁賦〉:「感龍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跡(風(fēng)跡,風(fēng)跡)
亦作“ 風(fēng)跡 ”。
(1).猶風(fēng)節(jié);風(fēng)操。后漢書·朱浮傳:“ 浮 年少有才能,頗欲厲風(fēng)跡,收士心。” 李賢 注:“風(fēng)化之跡也?!?宋 沈括 《贈屯田員外郎葉君墓志銘》:“君之才學(xué)無所施當(dāng)世。然予與君之子與孫游,其規(guī)模風(fēng)跡,予有以知其才?!?br />(2).猶政績。宋書·良吏傳序:“今採其風(fēng)跡粗著者,以為《良吏篇》云。” 宋 葉適 《平江縣王文正公祠堂記》:“其為民補弊剔蠹,鋤其悍頑,而興作利政,以惠養(yǎng)之,意必有風(fēng)跡可述。”
(3).根據(jù)傳聞而追蹤尋跡。 明 宋濂《故岐寧衛(wèi)經(jīng)歷熊府君墓銘》:“州縣官多失廉平,君陰風(fēng)跡數(shù)十輩,悉如法論罷之?!?
《漢語大詞典》:鶴跡(鶴跡)
見“ 鶴跡 ”。
亦作“鶴蹟”。 鶴的足跡;鶴的蹤跡。 唐 劉禹錫 《寄楊八壽州》詩:“桂嶺雨餘多鶴跡,茗園晴望似龍鱗?!?唐 鄭巢 《送琇上人》詩:“茶煙開瓦雪,鶴跡上潭冰?!?宋 李含章 《游桃源觀》詩:“苔徑竹深迷鶴跡,石壇松古漏星文?!?/div>
分類:足跡蹤跡
《漢語大詞典》:脫跡(脫跡)
亦作“脫跡”。 謂脫略形跡。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脫跡違難,披榛來洎?!?唐 元稹 《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亦從酒仙去,便被書魔惑;脫跡壯士場,甘心豎儒域?!?清 顧炎武 《將去關(guān)中別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詩:“低頭從灶養(yǎng),脫跡溷林僧?!?/div>
分類:脫略形跡
《漢語大詞典》:鼠跡(鼠跡)
老鼠的足跡。 唐 郎士元 《送張南史》詩:“蟲絲粘戶網(wǎng),鼠跡印牀塵?!?宋 張耒 《無題》詩之一:“出門屐齒苔痕滿,隱幾書塵鼠跡多?!?明 高啟 《京師寓廨》詩之三:“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div>
分類:老鼠足跡
《漢語大詞典》:跡相
見“ 跡象 ”。
分類:跡相
《國語辭典》:跡象(跡象)  拼音:jī xiàng
可供追尋查探的線索、現(xiàn)象。如:「根據(jù)種種跡象顯示,他有重大涉案嫌疑?!埂赌鹾;ā返谌寤兀骸冈星锏摹窗掺澈m〉,自我作古,戛戛獨造,也有求生求新的跡象?!?/div>
《韻府拾遺 東韻》:跡同
新論:識齊而賞異,不可以稱止;跡同而評殊,未得以言平。
《漢語大詞典》:一跡(一跡)
亦作“ 一跡 ”。
(1).一條或一個印跡。《淮南子·氾論訓(xùn)》:“是故圣人以文交於世,而以實從事於宜,不結(jié)於一跡之涂,凝滯而不化,是故敗事少而成事多?!?span id="mfmmuu5" class="book">《史記·酷吏列傳》:“ 南陽 吏民重足一跡?!?br />(2).謂人的一言一行。 宋 張載 橫渠易說·繫辭上:“凡有一跡出,則便有無限人議論處?!?br />(3).猶言一至。宋史·傅楫傳:“道除太學(xué)博士,居四年,未嘗一跡大臣門。”
分類:一至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