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0詞典 2分類詞匯 178
《漢語大詞典》:邀射
追求;謀取。《隋書·儒林傳·何妥》:“ 曹魏祖 不識北辰,今復(fù)轔轢太史。莫不用其短見,便自夸毗,邀射名譽,厚相誣罔。”
分類:追求謀取
《國語辭典》:企求  拼音:qì qiú
希望得到。如:「他一心企求著飛黃騰達,卻不想腳踏實地的苦干實干?!?/div>
《國語辭典》:無名(無名)  拼音:wú míng
1.沒有名聲?!秶Z。晉語一》:「為人子者,患不從,不患無名。」
2.沒有正當(dāng)理由。《史記。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复藟咽恳病7饺栉視r,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于此?!埂度龂萘x》第二二回:「今棄獻捷良策,而興無名之兵,竊為明公所不取?!?br />3.沒有名字、沒有名稱,或指名字不為人所知。如:「無名英雄」。
《漢語大詞典》:無名之樸(無名之樸)
亦作“ 無名之璞 ”。
(1).道家謂質(zhì)樸自然、玄默無為之“道”為“無名之樸”。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唐 元稹 《鎮(zhèn)圭賦》:“茍能據(jù)於道而依於德,亦可以執(zhí)無名之璞而逍遙乎大庭?!?br />(2).未出名的璞玉。喻不為人知的才識之士。 晉 傅玄 《贈扶風(fēng)馬鈞序》:“又 馬氏 巧名已定,猶忽而不察,況幽深之才,無名之璞乎?”
《國語辭典》:汲汲  拼音:jí jí
1.形容努力求取、不休息的樣子?!稘h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br />2.虛偽奸詐的樣子?!肚f子。盜蹠》:「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br />3.憂惶不安的樣子?!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植以前過,事事復(fù)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fā)疾薨?!?br />4.恭敬謹(jǐn)慎,不敢怠忽?!豆騻?。哀公十三年》漢。何休。解詁:「以晉大國,尚猶汲汲于吳,則知諸侯莫敢不至也?!?/div>
《國語辭典》:好奇  拼音:hào qí
1.追求新奇而喜標(biāo)新立異。漢。王充《論衡。案書》:「好奇無已,故奇名無窮?!?br />2.對于自己所不了解的,覺得新奇而感興趣。唐。杜甫渼陂行〉:「岑參兄弟皆好奇,攜我遠來游渼陂?!?/div>
《國語辭典》:寒灰  拼音:hán huī
1.死灰。《三國志。卷二一。魏書。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br />2.比喻心死。唐。韋應(yīng)物 秋夜詩二首之二:「歲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唐。杜甫 喜達行在所詩三首之一:「眼穿當(dāng)落日,心死著寒灰?!?/div>
《漢語大詞典》:求名
(1).謂追求美名。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
(2).謀求功名。
《國語辭典》:游冶(遊冶)  拼音:yóu yě
以聲色為娛。唐。李白 采蓮曲:「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div>
《漢語大詞典》:所急
(1).急于追求;急需。《楚辭·離騷》:“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辯命論》:“夫食稻粱,進芻豢……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
(2).謂急切關(guān)心。史記·游俠列傳:“﹝ 郭解 ﹞陰屬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踐更時,脫之!’”
《國語辭典》:奔競(奔競)  拼音:bēn jìng
奔走競逐。多指急于求取名利。晉。干寶晉紀(jì)總論〉:「悠悠風(fēng)塵,皆奔競之士?!埂赌鲜贰>砣?。列傳。顏延之》:「外示寡求,內(nèi)懷奔競,干祿祈遷,不知極已。」
《國語辭典》:好名  拼音:hǎo míng
好名聲。《紅樓夢》第五一回:「把眾人打扮體統(tǒng)了,寧可我得個好名兒也罷了?!?/div>
《國語辭典》:好名  拼音:hào míng
喜愛虛名。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省事》:「怨誚滋生,赧然而退,終為內(nèi)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官性詭譎好名,專一暗地坑人奪人?!?/div>
《國語辭典》:近名  拼音:jìn míng
有好名邀譽之心?!肚f子。養(yǎng)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埂杜f唐書。卷一一一。房琯傳》:「崇黨近名,實為害政之本?!?/div>
《國語辭典》:求道  拼音:qiú dào
1.尋找路徑?!稘h書。卷九五。西南夷傳》:「至滇,滇王當(dāng)羌乃留為求道,四歲馀,皆閉昆明,莫能通。」
2.追求道術(shù)。唐。李商隱 題僧壁詩:「舍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jié)愿重。」《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升》:「趙升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試之。」
《漢語大詞典》:奔趨(奔趨)
亦作“ 奔趣 ”。
(1).奔跑;奔走。晉書·索靖傳:“玄螭狡獸嬉其間,騰猨飛鼺相奔趣?!?明 李贄 《解經(jīng)文》:“望塵奔逸之妄相日夕奔趣於身外,如沖波逐浪,無有停止。” 清 劉大櫆 《松江府通判許君傳》:“及其筮仕,秩居閒散,徒奔趨抑鬱於羣眾之中?!?br />(2).趨附,追求。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大抵名器爵祿,人所奔趨?!?清 唐甄 潛書·尚治:“講學(xué)必樹黨,樹黨必爭進退,使學(xué)者扳援奔趨而失其本心?!?葉圣陶 《歸宿》:“既然感覺到這種境界未必恬適,卻又喜歡向它奔趨。”
《國語辭典》:奢侈  拼音:shē chǐ
揮霍浪費,不知節(jié)儉?!赌印^o過》:「是以其民淫僻而難治,其君奢侈而難諫?!埂都t樓夢》第四回:「從五、六歲時就是性情奢侈,言語傲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