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0詞典 1分類詞匯 89
《漢語大詞典》:退偃
猶退隱。 宋 歐陽修 《〈釋惟儼文集〉序》:“雖然, 惟儼 傲乎退偃於一室,天下之務(wù),當(dāng)世之利病,聽其言終日不厭?!?/div>
分類:退隱
《漢語大詞典》:買山歸臥(買山歸臥)
謂退隱。 清 查慎行 《秋懷詩》之二:“買山歸臥談何易,始覺 巢 由 是盛時?!眳⒁姟?買山 ”。
分類:退隱
《國語辭典》:買山(買山)  拼音:mǎi shān
購買山地田舍。比喻歸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支道林因人就深公買印山,深公答曰:『未聞巢、由買山而隱。』」唐。溫庭筠 春日訪李十四處士詩:「誰言有策堪經(jīng)世,自是無錢可買山?!?/div>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ú
1.江河湖泊,三江五湖。《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三國演義》第八五回:「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吳,安有不勝之理?』尚書劉曄曰:『……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
2.四方之地。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靜,不可讓位?!?br />3.隱士所居之處?!赌鲜?。卷七五。隱逸傳。序》:「或遁跡江湖之上,或藏名巖石之下?!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783' target='_blank'>范仲淹 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div>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u
在外閱歷甚多,練達(dá)世故的人。如:「老江湖」。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ú
隱居江湖之間。南朝宋。謝靈運〈會吟行〉:「范蠡走江湖,梅福入城市?!?/div>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u
舊指在各地奔走以獻(xiàn)演技藝混飯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就是周相公不還,我們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幾兩銀子!」《老殘游記二編》第一回:「我們走江湖的人,比不得你們做官的,我們那兒都可以混?!?/div>
《漢語大詞典》: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xué):“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蘇曼殊 《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guī)?,才如江海命如絲?!?br />(2).舊時指隱士的居處。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br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于時 魏特進(jìn)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后》:“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
(4).泛指四方各地。后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yuǎn)跡 吳會 。”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span id="v6i1pp8" class="book">《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div>
《國語辭典》:進(jìn)退(進(jìn)退)  拼音:jìn tuì
1.前進(jìn)或后退。如:「進(jìn)退不得」。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jìn)退,實為狼狽?!埂段簳>硭亩?。列傳。酈范》:「腹背受敵,進(jìn)退無途。」
2.和尊長、客人等見面、告退之類的禮儀?!墩撜Z。子張》:「子夏之門人小子,當(dāng)灑掃、應(yīng)對、進(jìn)退,則可矣?!埂抖Y記。內(nèi)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yīng)唯敬對進(jìn)退周旋慎齊?!?br />3.出仕或退隱?!睹献?。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zé)也,則吾進(jìn)退,豈不綽綽然有馀裕哉?」宋。葉適 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xué)士施公墓志銘:「進(jìn)退以義,士之節(jié)也;枉道干進(jìn),士之恥也。」
4.任用或罷免。唐。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坐于廟朝,進(jìn)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埂睹魇贰>硪黄呔?。列傳。鄒智》:「然或進(jìn)退一人,處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陰執(zhí)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br />5.使之進(jìn)退,猶言指揮?!端问?。卷三六五。列傳。岳飛》:「飛還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賜札,以飛小心恭謹(jǐn)、不專進(jìn)退為得體?!?/div>
《國語辭典》:林下  拼音:lín xià
1.樹林底下。唐。鄭谷 慈恩寺偶題詩:「林下聽經(jīng)秋苑鹿,江邊掃葉夕陽僧。」《西游記》第一回:「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br />2.田野。唐。靈徹〈東林寺酬韋丹刺史〉詩:「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宋官御史,坐行賕兔。居林下,大扇威虐?!?/div>
《國語辭典》:林下風(fēng)氣(林下風(fēng)氣)  拼音:lín xià fēng qì
人處清幽山林之下,舉手投足自然嫻雅脫俗。形容婦女舉止嫻雅,風(fēng)韻脫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fēng)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埂缎咽篮阊浴>硭?。灌園叟晚逢仙女》:「舉目看十八姨,體態(tài)飄逸,言詞泠泠有林下風(fēng)氣?!挂沧鳌噶窒嘛L(fēng)范」、「林下風(fēng)致」。
《國語辭典》:高枕  拼音:gāo zhěn
墊高枕頭睡覺。比喻安臥閒適。《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div>
《國語辭典》:東都(東都)  拼音:dōng dū
位于東邊的都城。如漢朝的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
《漢語大詞典》:東都門(東都門)
漢 代 長安 城東門之一,即 宣平門 。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東出北頭第一門曰 宣平門 ,民間所謂 東都門 ……又 疏廣 太傅、 受 少傅,上疏乞骸歸,公卿大夫為設(shè)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即此門也?!?晉 張協(xié) 《詠史》:“藹藹 東都門 ,羣公祖二 疎 。”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太平多歡娛,飛蓋 東都門 ?!?/div>
《國語辭典》:青門(青門)  拼音:qīng mén
漢代長安城東南的霸城門,因城門為青色,故俗稱為「青門」。后借以泛指京城的城門?!段倪x。阮籍。詠懷詩十七首之九》:「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宋。歐陽修 玉樓春。春山斂黛低歌扇詞:「青門柳色隨人遠(yuǎn),望欲斷時腸已斷?!?/div>
《漢語大詞典》:灌園(灌園)
(1).澆灌園圃。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園治產(chǎn),以給公上。”《醒世恒言·張孝基陳留認(rèn)舅》:“你可會灌園么?” 許地山 《空山靈雨·落花生》:“買種的買種,動土的動土,灌園的灌園,過不了幾個月,居然收獲了?!?br />(2).從事田園勞動。后謂退隱家居。史記·商君列傳:“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則何不歸十五都,灌園於鄙?!?span id="d3wztfm" class="book">《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是以 孫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於陵子仲 辭三公為人灌園。” 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 仲子 守志, 楚王 不奪其灌園?!?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八:“灌園何其鄙,皎皎 於陵 中。” 明 唐順之 《村居》詩之一:“偶然灌園興,不是學(xué) 於陵 ?!?/div>
《國語辭典》:菟裘  拼音:tù qiú
城市名。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北。魯隱公嘗有「使?fàn)I菟裘,吾將老焉」之語。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后遂以菟裘比喻退休養(yǎng)老的地方。
《國語辭典》:動息(動息)  拼音:dòng xí
1.進(jìn)退。指出仕與退隱。南朝齊。謝朓觀朝雨詩〉:「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616' target='_blank'>王維 〈戲贈張五諲〉詩三首之三:「我家南山下,動息自遺身。」
2.活動與休息?!读凝S志異。卷三。夜叉國》:「自此雌每守徐,動息不相離。」晉。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二:「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br />3.動靜。指情況、消息。《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思溫的孩兒趙延照在晉做祁州刺史,思溫知契丹動息,背地令人與延照言契丹終變,乞以幽州內(nèi)附?!埂稏|周列國志》第五回:「原來鄭莊公身雖在國,留人于王都,打聽朝中之事,動息傳報。今日平王欲分政于虢公,如何不知?!?/div>
《國語辭典》:鷗波(鷗波)  拼音:ōu bō
比喻隱居的人安閒自適,像鷗鳥在水中浮游。宋。方岳〈道中連雨〉詩:「自知機(jī)事淺,或可供鷗波?!?/div>
《漢語大詞典》:辭榮(辭榮)
逃避富貴榮華的生活。謂辭官退隱。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望 軒 唐 而永嘆,甘貧賤以辭榮?!?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隱逸傳·王友貞》:“頃加徵命,作護(hù)儲闈,固在辭榮,累陳情懇?!?宋 王禹偁 《寄金鄉(xiāng)張贊善》詩:“年少辭榮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清 朱彝尊 《同諸君圣安寺餞曹檢討》詩:“更聞 王萬石 ,辭榮返故丘?!?/div>
《國語辭典》:肥遁  拼音:féi dùn
隱居避世而自得其樂。晉。石崇〈思?xì)w嘆〉:「肥遁于河陽別業(yè),其制宅也。」也作「肥遁」。
《國語辭典》:肥遁(肥遯)  拼音:féi dùn
隱居避世而自得其樂?!段倪x?;笢?。薦譙元彥表》:「抱德肥遁,揚(yáng)清渭波。」也作「肥遁」。
分類:退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