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
詞典
2
分類詞匯
10
分類詞匯
驛使
同文
九譯
韋陀
相胥
鋪德
鞮象
諾爾
譯官令
偽證
《國語辭典》:
驛使(驛使)
拼音:
yì shǐ
驛站上替人傳遞書信或物件的人。唐。
杜甫
黃草
詩:「秦中驛使無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顾巍o名氏《梅妃傳》:「會嶺表使歸,妃問左右:『何處驛使來,非梅使耶?』對曰:『庶邦貢楊妃荔實使來。』」
分類:
驛使
傳遞
外族
梅花
公文
通譯
書信
信使
《漢語大詞典》:
驛使梅花(驛使梅花)
《
太平御覽
》
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 陸凱 與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安 與 曄 ,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焙笠蛞浴绑A使梅花”表示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清
李調(diào)元
《青門畫菊見贈余亦自畫墨梅答之仍用前韻》
:“驛使梅花寄所思,老人特地寫枯枝?!?/div>
分類:
親友
問候
思念
《國語辭典》:
同文
拼音:
tóng wén
使用的文字相同。《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埂稘h書。卷三○。藝文志》:「古制,書必同文,不知則闕?!?/div>
分類:
同文
通譯
譯文
文字
國人
字同
《國語辭典》:
九譯(九譯)
拼音:
jiǔ yì
路途遙遠的國家因言語不通,須經(jīng)多次輾轉(zhuǎn)翻譯,始能溝通。《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重九譯,致殊俗?!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重舌之人九譯,僉稽首而來王?!?/div>
分類:
官名
輾轉(zhuǎn)
邊遠
邊遠地區(qū)
遠地
翻譯
地區(qū)
外國
通譯
譯官
《漢語大詞典》:
韋陀(韋陀)
(1).梵語Veda的音譯。意為“知識”。古 印度 婆羅門所傳經(jīng)典名。參見“ 吠陀 ”。
(2).Vedda的音譯。通譯 維達 , 斯里蘭卡 的一種原始民族。 魯迅
《二心集·〈藝術(shù)論〉譯本序》
:“從 薄墟曼 、 韋陀 、 印地安 以及別的民族引了他們的生活,狩獵,農(nóng)耕,分配財貨這些事為例子,以證原始狩獵民族實為共產(chǎn)主義的結(jié)合?!?br />(3).同“ 韋馱 ”。 艾蕪
《榮歸》
:“兵士們一回到廟里休息的時候,不是躲在殿后 韋陀 足下去賭錢,便是坐在太陽曬著的石階上捉虱子。”
分類:
梵語
音譯
通譯
斯里蘭卡
印度
婆羅門
傳經(jīng)
經(jīng)典
《國語辭典》:
吠陀
拼音:
fèi tuó
用古梵文創(chuàng)作的宗教詩歌。為婆羅門教、印度教崇拜和祭祀用的贊歌、祭詞、咒語。為梵語veda的音譯。寫作年代不詳,大多數(shù)學者估計為西元前一五○○年至前一二○○年之間。最古老的《吠陀本集》有《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而《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則為吠陀的解釋書。也作「皮陀」、「毗陀」、「圍陀」、「韋陀」。
分類:
印度
婆羅門教
早期
文獻
《漢語大詞典》:
相胥
共同。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
詩之十一:“但令縱意存高尚,旨酒佳肴相胥讌?!?br />負責贊禮、通譯的官員。 明
李東陽
《送邱給事使琉球序》
:“禮部繁於出納,鴻臚勤於奉引,相胥疲於通譯。”
分類:
共同
負責
贊禮
通譯
官員
《漢語大詞典》:
鋪德(鋪德)
俄文的音譯?,F(xiàn)通譯作“普特”。前 蘇聯(lián) 舊的重量單位。每普特等于16.38千克。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
九:“后來算帳,他卻要了我們買的面十鋪德( 中國 秤合有三百斤面),算三個人在車上一個半月的伙食。”
分類:
音譯
通譯
重量
《漢語大詞典》:
鞮象
古代通譯南方、西方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譯官。也指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字。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
:“光景所照,鞮象必通?!?/div>
分類:
通譯
南方
西方
少數(shù)民族
譯官
《漢語大詞典》:
諾爾(諾爾)
蒙古語音譯詞。通譯作淖爾。湖泊。多用于地名。如: 什里諾爾 (在 青海 ); 燒鍋諾爾 (在 吉林 )。
分類:
蒙古語
音譯詞
通譯
湖泊
地名
《漢語大詞典》:
譯官令(譯官令)
古官名。掌通譯。 漢 代大鴻臚之屬官有譯官令及丞。
《
漢書·儒林傳·周堪
》
:“ 堪 譯官令,論於 石渠 ,經(jīng)為最高,后為太子少傅?!眳⒁姟?譯官 ”。
分類:
古官名
官名
通譯
大鴻
鴻臚
屬官
《國語辭典》:
譯官(譯官)
拼音:
yì guān
職官名。漢代主管翻譯外國語言的官員?!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屬官有行人、譯官、別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div>
分類:
譯官
翻譯
《國語辭典》:
偽證(偽證)
拼音:
wèi zhèng
法院審判案件或檢察官偵查時,證人、鑒定人、通譯,對于有關(guān)案情的重要事項作虛偽的供述,并且已經(jīng)完成具結(jié)程序以擔保所陳述之內(nèi)容均屬真實者;偽證罪最重可以判處七年有期徒刑。
分類:
法院
審判
判案
案件
檢察官
偵查
鑒定人
通譯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