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出家人
道翁
道齋
霞川
云水身
醮事
醮儀
護(hù)身符
掃壇
披戴
道疏
仙長
許遜
寫疏
凝真
《國語辭典》:出家人  拼音:chū jiā rén
離家修行的僧尼。《水滸傳》第四四回:「我想公孫勝先生是個出家人,必是山間林下村落中住,不在城里?!埂段饔斡洝返诙寤兀骸溉氐溃骸和降芟⑴N覀兪浅黾胰?,休打誑語,莫吃昧心食?!弧?/div>
《漢語大詞典》:道翁
年長的道士。 宋 陸游 《雜書幽居事》詩之二:“道翁來不速,一笑倒吾樽。” 宋 陸游 《懷舊》詩之二:“ 青城 之西溪谷深,道翁巢居獨(dú)鼓琴?!?/div>
分類:年長道士
《漢語大詞典》:道齋(道齋)
(1).道士的居所。 唐 皮日休 《寒食書齋即事》詩之一:“將近道齋先衣褐,欲清詩思更焚香。”
(2).道士所做的法事。 唐 康駢 劇談錄·崔道樞食井魚:“ 韋 乃 道樞 之姑子也,數(shù)日后寄夢於母云:‘以殺魚獲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當(dāng)受重譴,可急修黃籙道齋?!?br />(3).謂吃素齋。 宋 陸游 《人日》詩:“新歲逢人日,老夫持道齋?!?/div>
《漢語大詞典》:霞川
指道士隱居之地。 元 程鉅夫 《重送戴道士》詩:“霞川隨處是,何必 武陵溪 。”
分類:道士隱居
《漢語大詞典》:云水身(雲(yún)水身)
指行腳僧、游方道士。 宋 陸游 《寒夜移疾》詩:“時人正作市朝夢,老子已成云水身?!眳⒁姟?云水 ”。
《國語辭典》:云水(雲(yún)水)  拼音:yún shuǐ
行云流水。比喻行腳僧或游方道士居無定所。唐。項(xiàng)斯 日東病僧詩:「云水絕歸路,來時風(fēng)送船?!埂端问?。卷四六二。方技傳下。莎衣道人傳》:「帝歲命內(nèi)侍即其居設(shè)千道齋,合云水之士,施予優(yōu)普。」
《漢語大詞典》:醮事
道士所做齋醮祈禱之事。 元 虞集 《中書平章政事蔡國張公墓志銘》:“上命道士 劉志清 以其法為醮事?!?span id="wz8c6fs"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到得醮事已畢, 道元 便覺左耳后邊,有些作癢,又帶些疼痛?!?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 濟(jì)南 有 帝舜祠 ,在南門之內(nèi)。癸未春方作醮事,火忽自殿上出,頃刻焚爇殆盡?!?/div>
《漢語大詞典》:醮儀(醮儀)
道士祭神的禮儀。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八:“早歲 陳彭年 等定中外醮儀,列 圣祖天尊 在北極之上,伏緣 北極大帝 總領(lǐng)萬物,主宰中極。”《宣和遺事》前集:“ 宣和 七年,詔 林靈素 脩道書,改正諸家醮儀,校讎丹經(jīng)。”
分類:道士禮儀
《國語辭典》:護(hù)身符(護(hù)身符)  拼音:hù shēn fú
1.道士或巫師所畫的似字非字的圖形,或念過咒的物品,據(jù)說佩帶在身上,可以避邪消災(zāi)、保護(hù)生命。也稱為「護(hù)符」。
2.比喻保護(hù)自己,使自己避免困難或被懲罰的人或物?!都t樓夢》第七九回:「日日忙亂著,薛蟠娶過親,自為得了護(hù)身符,自己身上分去責(zé)任,到底比這樣安寧些?!埂秲号⑿蹅鳌返谝凰幕兀骸肝彝擞窀駧洗髑陔S緣兒,再帶上十三妹那張彈弓,豈不是絕好的一道護(hù)身符么?」也稱為「護(hù)符」。
《分類字錦》:掃壇(掃壇)
張籍 靈都觀李道士詩 泥灶煮靈液,掃壇朝玉真。
分類:道士
《漢語大詞典》:披戴
做道士。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道教》:“初為道士,披氅衣,戴星冠,曰披戴?!?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上乃罪乳母及二嬖人,命中使送夫人于 瑤華宮 ,不披戴?!?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元祐錢》:“一道士失亡度牒,問其披戴時,亦 元祐 也?!?/div>
分類:道士
《漢語大詞典》:道疏
道士拜懺時焚化的祝告文,上寫主人姓名及拜懺緣由等。《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原來員外但遇初一月半本命生辰,須有道疏。”
《漢語大詞典》:仙長(仙長)
(1).對仙人的尊稱。
(2).用為對道士的敬稱。《七國春秋平話》卷下:“﹝ 樂毅 ﹞出陣曰:‘莫是 齊國 來進(jìn)奉?’ 田單 立馬曰:‘今國家不能辦得,請 伯楊 仙長出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老仙長,我們上山來做好事的,要借道院暫安行李,敢求方便一二!”
《漢語大詞典》:許遜(許遜)
傳說中的仙人。相傳為 晉 道士, 汝南 人,學(xué)道于 吳猛 ,后舉孝廉,曾為 旌陽 令。感 晉 室棼亂,棄官東歸,周游江湖。 東晉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八月一日,于 洪州 西山 ,舉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世稱 許真君 或 許旌陽 。見《太平廣記》卷十四引 唐 無名氏《十二真君傳·許真君》。 元 范梈 《秋雨寓舍酬答夏編修》詩之四:“倚巖推 許遜 ,負(fù)水揖 文簫 。”
《漢語大詞典》:寫疏(寫疏)
和尚、道士拜懺時焚化的祝告文,上面寫有主人家姓氏和拜懺的緣由等。又名“疏頭”。儒林外史第四回:“就在 胡老爹 面前轉(zhuǎn)托僧官去約僧眾,并備香燭、紙馬、寫疏等事?!?/div>
《分類字錦》:凝真
李湜唐江州沖陽觀碑:爰有北岳先生洞元蘇慕道?,凝真牝谷,養(yǎng)素清溪。長往之跡逾高,幽貞之志彌遠(yuǎn)。
分類: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