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3詞典 1分類詞匯 182
共182,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敵情
嘉獎
應付
捃摭
報讎
取意
摘取
兼采
手腳
等待
稱提
拜時
決機
觀采
飏言
《國語辭典》:敵情(敵情)  拼音:dí qíng
有關敵方的種種情況。如:「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在于了解敵情?!?/div>
《國語辭典》:嘉獎(嘉獎)  拼音:jiā jiǎng
1.贊許獎勵?!端问?。卷三○五。薛映傳》:「以映有治狀,賜御書嘉獎?!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7305' target='_blank'>曾鞏 〈應舉啟〉:「嘉獎士倫,助成世教?!?br />2.一種獎勵的等級。如:「對于他拾金不昧的行為,學校特地記他一個嘉獎?!?/div>
《國語辭典》:應付(應付)  拼音:yīng fù
支付、付給?!缎咽篮阊浴>砣?。十五貫戲言成巧禍》:「姐夫,且將這些錢去,收拾起店面,開張有日,我便再應付你十貫?!?/div>
《國語辭典》:應付(應付)  拼音:yìng fù
1.設法對付或處置?!度龂萘x》第一三回:「糧食軍需,謹當應付?!?br />2.應酬、敷衍?!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缸约很P躇應付他的法子。想了半響,沒得主意?!?/div>
《國語辭典》:捃摭  拼音:jùn zhí
采集?!妒酚?。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荀卿、孟子、公孫固、韓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不可勝紀?!挂沧鳌皋苁啊?、「捃采」。
《國語辭典》:報讎(報讎)  拼音:bào chóu
以行動來打擊仇敵?!度龂萘x》第二回:「趙弘、韓忠、孫仲,聚眾數(shù)萬,望風燒劫,稱與張角報讎。」也作「報仇」。
《漢語大詞典》:取意
(1).猶隨意。 南唐 尉遲偓 中朝故事:“上又詔重修 安國寺 ,畢,親降車輦,以設大齋。乃十二撞新鐘,捨錢一萬貫,令諸大臣各取意擊之?!?br />(2).采取其意。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三章一:“﹝ 徐壽輝 ﹞以 蘄水 為都城,取意于西方凈土蓮臺,號為 蓮臺省 ?!?/div>
《國語辭典》:摘取  拼音:zhāi qǔ
采摘、采取。如:「西瓜成熟了,可以摘取食用?!?/div>
《漢語大詞典》:兼采
謂同時向多方面采取。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國志注表》:“繢事以眾色成文,蜜蠭以兼采為味。”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非取製於一狐,諒求味於兼采?!?/div>
《國語辭典》:手腳(手腳)  拼音:shǒu jiǎo
1.手和腳。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之一:「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皺皮肉死?!埂段饔斡洝返诙幕兀骸缚此≡谥︻^,手腳亂動,點頭幌腦?!?br />2.舉止、動作。如:「手腳俐落」。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魄散魂消,腸慌腹熱,手腳獐狂去不迭?!埂都t樓夢》第六三回:「那葵官本是常刮剃短發(fā),好便于面上粉墨油彩,手腳又伶便,打扮又省一層手?!?br />3.工夫、力氣?!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八:「多多益善,母多丹多,省得再費手腳?!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錢,費了多少手腳,只騙得七千銀子,未免小題大做了?!?br />4.本領、武藝。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五折:「這孩子手腳來的不中,我只是走的乾凈?!埂端疂G傳》第七回:「俺且走上前去,教那廝看灑家手腳?!?br />5.排場?!毒G野仙蹤》第五四回:「晚生去年領了大爺?shù)钠甙巽y子,原欲托大爺?shù)暮楦#噘崕讉€錢,不意新財東手腳大,將本銀亂用?!?br />6.詭計,暗中耍弄的手段。《醒世恒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及至告到官司,又被那人弄了些手腳,反問輸了?!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四六回:「后來手腳做的越多,膽子越大;老頭子這趟差使弄來的錢,足足有八九成到他兒子手里了。」也作「腳手」。
《國語辭典》:等待  拼音:děng dài
等候。如:「等待消息」、「等待回音」?!都t樓夢》第六四回:「寶玉聽了,連忙起身,迎至大門以內(nèi)等待,恰好賈璉自外下馬進來?!?/div>
《漢語大詞典》:稱提(稱提)
南宋 時為防止紙幣(交子和會子)貶值而采取的一種金融措施。即朝廷及時以金屬幣收兌跌價的紙幣,限制紙幣發(fā)行量,規(guī)定紙幣使用的界限以及按期調(diào)換等等,以維持紙幣的購買力。 宋 葉適 《淮西論鐵錢五事狀》:“若要稱提得所,義理均平,當使鐵錢之過 江 南,亦如銅錢之過 江 北,皆有兌換之處,兩無廢棄之虞?!?/div>
《漢語大詞典》:拜時(拜時)
舊時婚姻欲速成時采取的權宜措施。古制婚有六禮,若遇非常之時,急于嫁娶,也可臨時變通。其制以紗縠蒙新婦首,至夫家,夫揭去蒙紗,因拜舅姑,便成夫婦,六禮悉舍,名為“拜時”。參閱通典·禮十九。參見“ 六禮 ”。
《國語辭典》:六禮(六禮)  拼音:liù lǐ
1.古代在確立婚姻過程中的六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五出:「小生與姐姐,雖無六禮之期,偶有半面之雅。」
2.古代冠、婚、喪、祭、鄉(xiāng)、相見等士禮?!抖Y記。王制》:「司徒脩六禮,以節(jié)民性?!?br />3.古享祭宗廟之禮,指肆獻、饋食、祠、礿、嘗、烝。見《周禮。春官宗伯。大宗伯》唐。賈公彥。疏。
4.古代朝見之禮,指朝、宗、覲、遇、會、同。見《周禮。春官宗伯。大宗伯》。
《漢語大詞典》:決機(決機)
依據(jù)時機采取適宜決策。決,通“ 抉 ”,選擇。《三國志·魏志·賈詡傳》:“公明勝 紹 ,勇勝 紹 ,用人勝 紹 ,決機勝 紹 ?!?明 葉式 《題〈誠意伯劉公集〉》:“故其決機悟主,一似 孔明 之於 先主 , 周瑜 之於 孫策 。” 明 吳易 《定襄侯郭忠武公登》詩:“ 英宗 北狩初,決機一何早。”
《國語辭典》:觀采(觀採)  拼音:guān cǎi
觀覽及采取。如:「他的文辭流暢優(yōu)美,頗值觀采?!埂逗鬂h書。卷四五。周榮傳》:「屬文著辭,有可觀采?!?/div>
《漢語大詞典》:飏言(颺言)
(1).高聲朗朗地講話。多用于臣下奏辭。《書·益稷》:“ 皋陶 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 孔 傳:“大言而疾曰颺?!?宋 王禹偁 《籍田賦》序:“右拾遺直史舘 王禹偁 再拜而颺言曰:‘耕籍之義大矣哉!’” 梁啟超 《論請愿國會當與請愿政府并行》:“《國風報》載筆者,謹述民意拜手稽首颺言曰:吾儕小民,不勝大愿。愿大皇帝蠲其大惠,賚吾儕以國會?!?br />(2).猶言大力宣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并颺言以明事,嗟嘆以助辭也?!?章炳麟 《訄書·官統(tǒng)上》:“及夫 箕子 所颺言,則以五行為臬樴,斯大古 夏 殷 之成憲,而 周 時毀棄久矣。”
(3).懷著一定的目的故意說出要采取某種行動的話(多含貶義)。 清 侯方域 《宦官論》:“夫宦官日奔走於人主之前,伺其喜怒而乘意竊發(fā),出則颺言於眾曰:是主上之所欲也?!?梁啟超 《中日交涉匯評·中日最近交涉平議》:“今不惟颺言不撤兵,而反突然提出種種要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