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5分類詞匯 12
《國語辭典》:里外(裡外)  拼音:lǐ wài
1.內(nèi)外。如:「小店生意忙,他里外都得管?!埂段饔斡洝返谌寤兀骸肝依蠈O再不曾住腳,比急遞鋪的鋪兵還甚,反復(fù)里外,奔波無已?!?br />2.打算、計算。如:「過日子總得有個里外,不能就這么浪費了。」
分類:里外
《國語辭典》:里外不是人(里外不是人)  拼音:lǐ wài bù shì rén
處理事務(wù)無法令任何一方滿意。如:「這件事你還是別插手吧!免得到最后里外不是人,好心沒好報?!?/div>
《國語辭典》:里外發(fā)燒(裡外發(fā)燒)  拼音:lǐ wài fā shāo
內(nèi)外都熱呼呼的?!都t樓夢》第四九回:「一時,史湘云來了,穿著賈母與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發(fā)燒大褂子?!?/div>
分類:皮面褂子
《國語辭典》:里里外外(裡裡外外)  拼音:lǐ lǐ wài wài
內(nèi)外所有的地方?!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刚巧仙舷孪拢锢锿馔?,忙在一邊?!埂都t樓夢》第七二回:「如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背著我嚼說我的不少,就差你來說了。」
分類:里面外面
《國語辭典》:里外里(裡外裡)  拼音:lǐ wài lǐ
合計。如:「年關(guān)將近,幾項必要的開銷里外里得花上不少錢。」
《國語辭典》:中外  拼音:zhōng wài
1.內(nèi)心和外表。《逸周書。卷六。謚法》:「行見中外,曰愨?!?br />2.中國和外國?!妒酚?。卷一○。孝文本紀(jì)》:「夫久結(jié)難連兵,中外之國將何以自寧?」《后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宣帝之世,會呼韓來降,故邊人獲安、中外為一?!?br />3.中央與地方。《漢書。卷九。元帝紀(jì)》:「以用度不足,民多復(fù)除,無以給中外繇役?!埂逗鬂h書。卷七八?;抡邆?。序》:「梁冀受鉞,跡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從,上下屏氣?!?br />4.中表兄弟。漢。蔡琰悲憤詩〉二首之一:「既至家人盡,又復(fù)無中外?!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yù)》:「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詩所謂『子親伊始,我父唯舅?!弧?/div>
《漢語大詞典》:里表(裏表)
里外。表示整個、全部。 趙樹理 《傳家寶》:“這一箱里表都在數(shù),再加上一架紡車,就是 李成 娘的全部家當(dāng)?!?/div>
分類:里外
《國語辭典》:飛劍(飛劍)  拼音:fēi jiàn
1.武器名。古時武術(shù)的暗器。
2.擲劍殺人。舊傳精于劍術(shù)者能于數(shù)十里外殺人,稱為「飛劍」?!度龂萘x》第六八回:「人能云游四海,藏身變形,飛劍擲刀,取人首級?!?/div>
《漢語大詞典》:野民
古代居于“六遂”之民。六遂, 周 代王城百里外至二百里內(nèi)的行政區(qū)劃。周禮·地官·遂師:“軍旅,田獵,平野民,掌其禁令,比敘其事而賞罰?!?賈公彥 疏:“云‘平野民’者,謂遂師平正六遂之民,故云平野民也。”
《漢語大詞典》:甸地
古指距都城一百里外、二百里內(nèi)之地。《周禮·地官·載師》:“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賈公彥 疏:“甸在遠(yuǎn)郊之外?!?孫詒讓 正義:“司馬法:‘百里為遠(yuǎn)郊。’今言甸在遠(yuǎn)郊外,則是二百里中?!?/div>
《漢語大詞典》:家削
周 代,大夫采地與公邑土地交錯相間,凡離國都二百里外、三百里內(nèi)的大夫采地稱為家削。
《國語辭典》:滿徒(滿徒)  拼音:mǎn tú
古代的一種刑罰。將罪犯遷移到數(shù)百里外的州縣,罰做一至二年不等的苦工,最長期限不超過三年,稱為「滿徒」?!读砍烧Z注解。刑部》:「滿徒:徙其人于數(shù)百里外之州縣,罰作苦工一二年不等,至多以三年為限謂之?!?/div>
《漢語大詞典》:搭渡
一種用木頭二方,夾裝在門檻里外,可使車輛從檻外入內(nèi)的橋狀裝置。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二:“其餘部院,亦各有禁忌。如禮部甬道屏門,舊不加搭渡。”
《國語辭典》:豬八戒照鏡子(豬八戒照鏡子)  拼音:zhū bā jiè zhào jìng zi
(歇后語):(1)里外不是人。指到處招來埋怨。如:「這件事弄得我像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對親戚與朋友都難以交代。」(2)當(dāng)面給他難看。如:「你頂他這一頓,不正是豬八戒照鏡子──當(dāng)面給他難看嗎?」
《國語辭典》:表里相濟(jì)(表里相濟(jì))  拼音:biǎo lǐ xiāng jì
濟(jì),補(bǔ)益?!副砝锵酀?jì)」指里外互相補(bǔ)益。三國魏。嵇康〈養(yǎng)生論〉:「又呼吸吐納,服食養(yǎng)生,使形神相親,表里相濟(jì)也?!箷x。桓溫〈辭參朝政疏〉:「且不有行者,誰捍牧圉,表里相濟(jì),實深實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