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回向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往生論所說五念門之一。為往生凈土行往相與還相之二種回向而成就大悲心也。
【佛學常見辭匯】
五念門之一。
曲法門
【佛學大辭典】
(雜語)邪曲之法義使世人迷惑之法也。
有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四門之一。(參見:四門)
【佛學常見辭匯】
四門之一。(參見:四門)
【三藏法數(shù)】
謂阿含小乘等經(jīng),說一切因果之法,悉皆實有,是為有門。(梵語阿含,華言無比法。)
延壽妙門陀羅尼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佛說延壽妙門陀羅尼經(jīng)。一卷,宋法賢譯。佛在菩提道場時,因金剛手菩薩之請而說延壽之妙咒。護命法門神咒經(jīng),善方便陀羅尼經(jīng),金剛秘密善門陀羅尼經(jīng),皆同本。
自他不二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不二門之一。
【三藏法數(shù)】
自即自己,他謂他機,此就三法論也。佛法、眾生法,皆名為他;唯己心法,名之為自。以由十界互具,則心、佛、眾生各有生佛。若己生佛顯,則與他佛、生佛同,俱為能化;唯他眾生生佛,而為所化。故云他生他佛尚與心同,況己心生佛,寧乖一念?既同一念,自他豈殊,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
色心不二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十不二門之一,證色與心不二之法門也。
【三藏法數(shù)】
有形質(zhì)礙之法,而無知覺之用,既異于心,故稱為色。雖有知覺之用,而無質(zhì)礙可見,以能緣慮,名之為心。諸文有云名色者,心不可見,但有其名,名即心也。故智度論云:一切諸法中,但有名與色,更無有一法,出于名色者。然以情見言之,色心二法有異。以理而論,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ゾ呋z,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為門也。
次第禪門
【佛學大辭典】
(書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之異名。
托事顯法生解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華嚴宗所立十玄門之一。同于天臺宗之托事觀。托于淺近事相而顯深妙法理之法門也。密教事相門之標幟,全屬于此門。(參見:玄門)
污道沙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四沙門之一。破戒無慚之沙門而污正道者。
行布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菩薩之階位,初后相即,謂之圓融,初后次第,謂之行布。華嚴經(jīng)所說,有此二意,是華嚴宗之所判也。自第二會名號品至第六會小相光明品之二十八品,說信住行向地及佛果之次第差別,為行布門。如他言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者,則圓融門也。探玄記一曰:「顯位故者,為顯菩薩修行佛因一道,至果具五位故。此亦二種:一次第行布門,謂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滿后方至佛地。從微至著,階位漸次。二圓融相攝門,謂一位中即攝一切前后諸位,是故一一位滿,皆至佛地。此二無礙?!?br />【三藏法數(shù)】
謂經(jīng)中廣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四十二位法門,行列分布,令諸菩薩修行證入,從淺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門也。(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如來果上法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謂真言宗金胎兩部之密教。諸宗之法門,乃如來之應(yīng)化身,對于因位之凡夫二乘菩薩說彼等行證之分際。是因人之法門。金胎兩部之密教乃大日如來集內(nèi)證之眷屬為自受法樂談自證者,則是果上之法門也。二教論上曰:「如來應(yīng)化身為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等說三乘教法,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說顯一乘等,并是顯教也。自性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說三密門,謂之密教。此三密門所謂如來內(nèi)證智境界也。等覺十地不能入室,何況二乘凡夫!誰得升堂。」
如意輪蓮華心如來修行觀門儀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宋慈賢譯。說如意輪觀音之修法。
戒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戒律之法門。
坐禪三昧法門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二卷,僧伽羅剎造,秦羅什譯。明治淫欲瞋恚等之法者。
佛門
【佛學大辭典】
(雜語)猶言佛家。如奉釋教者,謂之佛門弟子。亦簡稱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