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11,分148頁顯示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與門
六門
土門
門大
門扉
上門
門空
臺門
蘇門嘯
兩門
牙門
釋門
門門
橫門
橫門
《漢語大詞典》:與門
又稱“與電路”。執(zhí)行“與”運算的基本門電路。有幾個輸入端,只有一個輸出端。當(dāng)所有的輸入同時為“1”電平時,輸出才為“1”電平,否則輸出為“0”電平。
《駢字類編》:六門(六門)
宋書禮志:宋文帝元嘉十三年七月,有司奏,御史丞劉式之議,尋六門則為行馬之內(nèi),且禁衛(wèi)非違,并由二衛(wèi)及領(lǐng)軍。未詳京尹建康令,門內(nèi)之徒及公事,亦得與中丞分道與?有其準(zhǔn),參舊儀告報,參詳所宜分道,聽如臺所上。其六門內(nèi)既非州郡縣部界,則不合依門外。其尚書令二仆射所應(yīng)分道,亦悉與中丞同。
又袁粲傳:遷領(lǐng)軍將軍,仗士三十人入六門。又劉勔傳:豫州刺史殷琰反叛,徵勔還都,假輔國將軍率眾討琰,甲仗三十人入六門。復(fù)兼山陽王休祐驃騎司馬,馀如故。 齊書高帝紀(jì):建元元年五月,立六門都墻。 南史竟陵王誕傳:南郡王義宣反,有荊、江、兗、豫四州之力,勢震天下。上即位日淺,朝野大懼。上欲奉乘輿法物以迎義宣,誕固執(zhí)不可,曰:奈何持此座與人?帝加誕節(jié),仗士五十人,出入六門。上流平定,誕之力也。 宋史輿服志:東都時,郊壇大次謂之青城,祀前一日宿齋詣焉。其制,中有二殿,外有六門,前曰泰禋,后曰拱極,東曰祥曦,西曰景曜,東偏曰承和,西偏曰迎禧。大殿曰端誠,便殿曰熙成 小學(xué)紺珠:六門,陵陽等五門,與宣陽為六。
又南史劉秀之傳:襄陽有六門堰,良田數(shù)千頃,堰久決壞,公私廢業(yè)。孝武遣秀之修復(fù),雍部由是大豐。 唐書李頻傳:遷武功令。有六門堰者,廞廢百五十年,方歲饑,頻發(fā)官廥庸民浚渠,按故道廝水溉田,榖以大稔。懿宗嘉之,賜緋衣銀魚縣。宋史河渠志:提舉陜西常平沈披乞復(fù)京兆府武功 古跡六門堰于石渠南二百步,傍為土洞,以木為門,回改河流,溉田三百四十里。
又水經(jīng)注:湍水徑穰縣為六門陂,六門側(cè)猶有六門碑。
又庾信奉和趙王喜雨詩:浮橋七星起,高堰六門開目。又宋史選舉志:今輯舊史所錄,昈為六門。一曰科序,二曰學(xué)校試,三曰銓法,四曰補蔭,五曰保任,六曰考課。煩簡適中,檃括歸類,作選舉志。
《漢語大詞典》:土門(土門)
東突厥 第一代可汗名 土門 。也寫作 吐門 。意為“萬夫長”。周書·異域傳下·突厥:“ 突厥 者,蓋 匈奴 之別種,姓 阿史那氏 ……其后曰 土門 ,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繒絮,愿通中國。 大統(tǒng) 十一年, 太祖 遣 酒泉胡 安諾槃陁 使焉。其國皆相慶曰:‘今大國使至,我國將興也?!?/div>
《駢字類編》:門大(門大)
蜀志卻正傳:呂門大而宗滅,韓辨立而身刑。
分類:門大
《漢語大詞典》:門扉(門扉)
門扇。宋書·符瑞志上:“ 西明門 地陷,水涌出,毀門扉閾?!?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余亦笑曰:‘轎雖大不數(shù)寸,公門扉無乃太狹乎,而不知變耶?’” 李劼人 《死水溦瀾》第五部分一:“門扉上是彩畫得很講究的 秦 軍 胡 帥,或是直書‘只求心中無愧,何須門上有神’,以表示達(dá)觀?!?/div>
《國語辭典》:上門(上門)  拼音:shàng mén
1.登門。《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這個所在,外人不敢上門,神不知,鬼不覺,是個極密的所在?!埂都t樓夢》第六回:「若論親戚之間,原該不待上門來就該有照應(yīng)才是?!?br />2.關(guān)門。如:「他每晚必親自上門、關(guān)窗戶,然后才就寢。」
《駢字類編》:門空(門空)
唐 皎然 寄昱上人上方居 地靜松陰遍,門空鳥語稀。
《漢語大詞典》:臺門(臺門)
高貴的門第。
(1).古代天子、諸侯宮室的門。因以土臺為基,故稱。禮記·禮器:“天子、諸侯臺門,此以高為貴也?!?span id="m4c4l9q" class="book">《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孔穎達(dá) 疏:“兩邊起土為臺,臺上架屋,曰臺門?!?br />(2).泛指高大的門。 清 翟灝 通俗編·居處:“凡高大之門,時俗漫呼之曰臺門,雖未嘗有筑土為基之實,而其名僭矣。”
(3).城門。 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城門皆筑土為之。累土曰臺,故亦謂之臺門也。”南史·朱異傳:“每迫曛黃,慮臺門將闔,乃引其鹵簿自宅至城,使捉城門停留管籥?!?/div>
《漢語大詞典》:蘇門嘯(蘇門嘯)
晉書·阮籍傳:“ 籍 嘗於 蘇門山 遇 孫登 ,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dǎo)氣之術(shù)。 登 皆不應(yīng), 籍 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 登 之嘯也?!焙笠浴疤K門嘯”指嘨詠。亦比喻高士的情趣。 唐 孟浩然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詩:“風(fēng)泉有清音,何必 蘇門 嘯。” 宋 林逋 《中峰》詩:“自愛 蘇門 嘯,懷賢思不羣?!?宋 陸游 《謝徐志父帳干惠詩編》詩:“舂容清廟歌,縹緲 蘇門 嘯?!?/div>
分類:高士情趣
《駢字類編》:兩門(兩門)
周禮考工記:路門不容乘車之五個。注:乘車廣六尺六寸,五個則三丈三尺也。言不容者,是兩門乃容之,則此門半之,謂丈六尺五寸耳。宋書五行志:吳孫權(quán)太元元年八月朔,大風(fēng),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樹二株,石碑蹉動,吳城兩門飛落。按華覈對,役繁賦重,區(qū)瞀不睿之罰也。 北史牛弘傳:今造明堂,須以禮經(jīng)為本。其五室九階,上圓下方,四阿重屋,四旁兩門,依考工記。
《國語辭典》:牙門(牙門)  拼音:yá mén
1.古時行軍扎營,立牙旗以為軍門,稱為「牙門」?!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曲義追至界橋,瓚斂兵還戰(zhàn),義復(fù)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詔策》:「警郡守以恤隱,勒牙門以御衛(wèi)?!?br />2.舊時官吏辦公的地方?!侗笔?。卷二六。宋隱傳》:「每日牙門虛寂,無復(fù)訴訟者,謂之神門?!顾巍eX易《南部新書。庚》:「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門為牙門,字稱訛變轉(zhuǎn)為衙?!挂沧鳌秆瞄T」。
《國語辭典》:釋門(釋門)  拼音:shì mén
1.佛教?!栋⑴_(dá)磨俱舍論》卷七:「不越釋門,因緣正理?!?br />2.出家人?!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雖讀儒書,卻又酷好佛典,敬重釋門,時常瞑目打坐,學(xué)那禪和子的模樣。」
分類:佛門
《漢語大詞典》:門門(門門)
象聲詞??蘼?。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七:“回到家,她一頭扎在炕上,門門的哭起來。”
分類:象聲詞
《漢語大詞典》:橫門(橫門)
漢 代 長安 城北西頭的第一門,是通向 西域 的大道。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乃立 尉屠耆 為王,更名其國為 鄯善 ……丞相﹝將軍﹞率百官送至 橫門 外,祖而遣之?!?span id="bxurh4d"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嘗至 郿 行塢,公卿已下祖道於 橫門 外?!?唐 杜甫 《高都護驄馬行》:“青絲絡(luò)頭為君老,何由卻出 橫門 道?!?/div>
《漢語大詞典》:橫門(橫門)
(1).柵欄門;營門。亦特指守門軍吏。尉繚子·分塞令:“吏屬無節(jié),士無伍者,橫門誅之?!卑福藶闄M門守門軍吏之省。
(2).方言。舊時 江 南一帶對媵妾之稱。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古所謂媵妾者……而 浙 人呼為貼身,或曰橫牀。 江 南又云橫門,尤為可笑?!?br />(3).喻非正當(dāng)途徑。門,門路。 歐陽山 《苦斗》四四:“縣里那教育局長一缺,他把 何守仁 三番五次地推薦,始終不見揭盅,今天聽說 何五爺 有橫門可走,特地來看看虛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