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11,分148頁顯示  上一頁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夏門
禍門
門類
門欄
門闔
甘露門
平門
門候
門車
利門
喪門
七門
御門
閘門
婆羅門
《駢字類編》:夏門(夏門)
后漢書靈帝紀:建寧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門校尉竇武為大將軍。己亥,帝到夏門亭,使竇武持節(jié),以王青蓋車迎入殿中。庚子,即皇帝位,年十二。改元建寧。
《漢語大詞典》:禍門(禍門)
(1).猶言禍害之地。史記·趙世家:“同類相推,俱入禍門?!?br />(2).猶禍根。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磨兜堅箴:“ 磨兜堅 者,古之慎言人也,其善於自防者哉, 金華 宋濂 為著箴曰:‘ 磨兜堅 ,慎勿言,口為禍門,昔人之云?!?/div>
分類:禍根禍害
《國語辭典》:門類(門類)  拼音:mén lèi
分門別類。如:「這部工具書,共分三十六個門類。」
《漢語大詞典》:門欄(門欄)
見“ 門闌 ”。
《漢語大詞典》:門闌(門闌)
亦作“ 門欄 ”。
(1).門框或門柵欄。 漢 王充 論衡·亂龍:“故今縣官斬桃為人,立之門側(cè),畫虎之形,著之門闌?!?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剪彩為壺盧》:“又端陽日用綵紙剪成各樣壺盧,倒粘於門闌之上,以洩毒氣。至初五午后,則取而棄之?!?蕭紅 《生死場》十二:“手電燈發(fā)青的光線亂閃著,臨走出門欄,一個 日本 兵在銅帽子下面說中國話:‘也帶走她。’”
(2).借指家門;門庭。史記·楚世家:“敝邑之王所甚説者無先大王,雖 儀 之所甚愿為門闌之廝者亦無先大王。” 唐 杜甫 《李監(jiān)宅》詩之一:“門闌多喜色,女壻近乘龍。” 明 屠隆 《綵毫記·團圓受詔》:“草木回春,門闌生喜,報夫君將到,東方千騎?!?br />(3).猶師門;權(quán)門。 唐 皎然 《奉和顏使君真卿修韻海畢會諸文士東堂重?!?/a>:“外學宗硯儒,游焉從后進。恃以仁恕廣,不學門欄峻。” 宋 王安石 《賀韓魏公啟》:“瞻望門闌,不任鄉(xiāng)往之至?!?宋 陸游 《福建謝史丞相啟》:“伏念某早出門闌,嘗塵班綴。”
《漢語大詞典》:門闔(門闔)
門扇。《公羊傳·莊公十二年》:“齒著乎門闔?!?陸德明 釋文:“門闔,戶臘反,門扇也?!?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門闔尚完具,上頭安御牀?!?/div>
分類:門扇
《漢語大詞典》:甘露門(甘露門)
佛教語。喻超脫生死,引入涅槃的無上妙法。《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普智天人尊,哀愍羣萌類。能開甘露門,廣度於一切?!?唐 王維 《苦熱》詩:“卻顧身為患,始知心未覺。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唐 李邕 《岳麓寺碑》:“建涅槃像,開甘露門。”
《漢語大詞典》:平門(平門)
(1). 漢 時都城 長安 城門之一。又稱“便門”。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南出第三門曰 西安門 ,北對 未央宮 ,一曰 便門 ,即 平門 也。”
(2).春秋時 吳國 城門名。在今 江蘇省 吳縣 。 吳王 闔閭 始筑城,四面八門,北面為 齊 平 二門。相傳 伍子胥 伐 齊 ,曾率大軍由此門出,故稱 平門 。見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漢語大詞典》:門候(門候)
守門之官。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射策甲科為郎,署小苑東門候?!?顏師古 注:“門候,主候時而開閉也?!?span id="jf7rhzp"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張邈傳》:“ 布 ( 呂布 )令門候于營門中舉一隻戟, 布 言:‘諸君觀 布 射戟小支。’”晉書·石勒載記下:“ 永昌門 門候 王假 欲收捕之。”
分類:守門
《駢字類編》:門車(門車)
漢書萬章傳:與中書令石顯相善。亦得顯權(quán)力,門車常接轂。 宋書天竺迦毗黎國傳:沙門慧琳,元嘉中遂參權(quán)要,朝廷大事,皆與議焉。賓客輻輳,門車常有數(shù)十兩。
《漢語大詞典》:利門(利門)
獲利的門路。 漢 桓寬 鹽鐵論·本議:“排困市井,防塞利門,而民猶為非也,況上之為利乎?”后漢書·李固傳:“春秋襃 儀父 以開義路,貶 無駭 以閉利門?!?唐 杜荀鶴 《贈僧》詩:“利門名路兩何憑,百歲風前短焰燈。”
分類:獲利門路
《國語辭典》:喪門(喪門)  拼音:sāng mén
1.相傳為值歲的兇神,主掌死喪哭泣的事。見清。允祿《協(xié)記辨方書。卷三。喪門》。也稱為「喪門神」。
2.喪家的門?!端疂G傳》第二四回:「混沌濁物!我倒不曾見日頭在半天里,便把著喪門關(guān)了,也須吃別人道我家怎地禁鬼?!?/div>
《駢字類編》:七門(七門)
唐 李商隱 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 瑤簡被靈誥,持符開七門。
《漢語大詞典》:御門(御門)
清 代皇帝在宮門聽政。 順治 時御 太和門 , 康熙 時改御 乾清門 。御門時凡王公大臣、大學士、內(nèi)閣學士、各部院、九卿、科、道、侍衛(wèi)、記注諸官皆侍班;凡奏事、題本、除授、引見皆在此舉行。 雍 乾 兩朝,俱仍其制, 咸豐 以后此典遂廢。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上:“御門聽政,冬春辰初三刻,夏秋辰正三刻?!?span id="tjbhdlp"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恰巧那個當兒,正出了個內(nèi)閣學士缺,祭酒的名次,題本里應(yīng)得開列在前,他自己心里的紅算計,下次御門,這個缺八成兒可望。” 震鈞 天咫偶聞·皇城:“蓋國初御門之典,在 太和門 。后改御 乾清門 ,因亦移入,即 唐 代之常朝也。常朝五日一舉,故御門五日為期?!眳㈤?span id="vlxr7t9" class="book">《清通典·禮·嘉二》、《清文獻通考·王禮四》。
《國語辭典》:閘門(閘門)  拼音:zhá mén
水道上控制流量或水位的裝置。
《國語辭典》:婆羅門(婆羅門)  拼音:pó luó mén
1.印度的貴族。
2.詞牌名。本為唐大曲,曲調(diào)乃從大曲摘遍而來。詞為雙調(diào),七十六字,九平韻。也稱為「婆羅門引」。
3.梵語音譯,意譯為「凈行」、「凈裔」。印度早期社會,凡分四種階級,婆羅門是最高階級。婆羅門自稱是梵天的后裔,世襲祭司,事奉大梵天,專修凈行,掌握神權(quán);后引申泛指出家的修行人?!洞蠓綇V佛華嚴經(jīng)》卷一四:「見婆羅門,當愿眾生,永持梵行,離一切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