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13,分235頁顯示  上一頁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逵門
欄門
蘭門
閌門
苦門
空門士
江門市
金門島
龍門陣
櫳門
麥門冬
雷門鶴
西門子
望門寡
烏門
《漢語大詞典》:逵門(逵門)
宮室的正大門。 元 鄭元祐 《古書行贈吳孟思》:“堂堂逵門 許叔重 ,憤悱缺偽復著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欄門(欄門)
(1). 北宋 汴京 娶婦的風俗之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娶婦:“迎客先回至兒家門,從人及兒家人乞覓利市錢物花紅等,謂之欄門?!?br />(2).柵欄門。 蕭紅 《生死場》十二:“還沒走出欄門,他們就調(diào)笑那個女人?!?/div>
《駢字類編》:蘭門(蘭門)
晉書沮渠蒙遜載記:蒙遜期與男成同祭蘭門山,密遣司馬許咸告業(yè)曰:男成欲謀叛許,以取假日作逆。若求祭蘭門山,臣言驗矣。至期日果然。業(yè)收男成,令自殺。
《漢語大詞典》:閌門(閌門)
高大的門庭。 唐 劉禹錫 《論書》:“今夫考居室,必以閌門豐屋為美,笥衣裳必以文章鮮澤為甲?!?/div>
分類:高大門庭
《韻府拾遺 元韻》:苦門(苦門)
梁武帝舍道歸佛文:能使眾生出三界之苦門,入無為之勝路。
《漢語大詞典》:空門士(空門士)
見“ 空門子 ”。
《漢語大詞典》:空門子(空門子)
和尚的別稱。 唐 張祜 《題靈隱寺師一上人》詩:“八十空門子,深山土木骸?!币喾Q“ 空門士 ”。 唐 鄭良士 《寄富洋院禪者》:“誰能學得空門士,冷卻心灰守寂寥?!?/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江門市
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下游。1949年設(shè)市(1930年曾設(shè)市,旋廢)。人口40.1萬(1995年)。是廣東省對外貿(mào)易港之一,工商業(yè)發(fā)達。有陳白沙祠、陳白沙釣魚臺故址。
《漢語大詞典》:金門島
中國福建省沿海島嶼,在廈門以東約6千米處。面積133平方千米。丘陵分布廣,環(huán)島多港灣。其西有小金門島。
《漢語大詞典》:龍門陣(龍門陣)
方言。聊天,閑談。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七:“ 陳市長 不是說了,這次和大家談?wù)劶页#瑪[擺龍門陣?!?巴金 《談〈滅亡〉》:“至于 杜大心 失戀的故事,我在 成都 不止一次地聽見人擺過這樣的龍門陣?!?/div>
《漢語大詞典》:櫳門(櫳門)
房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五:“悶損多情的 張秀才 ,忽聽得櫳門兒啞地開,急把眼兒揩?!?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慢俄延,投至到櫳門兒前面,剛那了一步遠?!?/div>
分類:房門
《漢語大詞典》:麥門冬(麥門冬)
亦作“ 麥虋冬 ”。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條形,叢生,初夏開紫色小花,總狀花序,果實裂開露出種子。塊根略呈紡錘形,可入藥,為滋養(yǎng)強壯劑,又有鎮(zhèn)咳、祛痰、利尿等作用。也叫麥門、麥冬。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麥門冬:“麥鬚曰虋,此草根似麥而有鬚,其葉如韭,凌冬不凋,故謂之麥虋冬。”
《漢語大詞典》:雷門鶴(雷門鶴)
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臨海記》:“古老相傳云,此山昔有晨飛鶴入 會稽 雷門 鼓中,於是 雷門 鼓鳴, 洛陽 聞之。 孫恩 時斫此鼓,見白鶴飛出,高翔入云,此后鼓無復遠聲。”后用“雷門鶴”指俊才。 唐 陸敬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詩:“矯翰 雷門 鶴,飛來 葉縣 鳧?!?/div>
分類:俊才
《國語辭典》:西門子(西門子)  拼音:xī mén zǐ
Ernest Werner von Siemens
人名。(西元1816~1892)德國電學家、工程師,精研電學,對電氣機械多所發(fā)明。西元一八四二年發(fā)明電鍍法,一八四七年提議以馬來樹膠(qutta-percha)為絕緣體。一八四七年與哈爾斯克(Halske)于柏林成立西門子哈爾斯克公司(Siemens&Halske),包羅一切有關(guān)的電氣事業(yè),規(guī)模宏大,聞名世界。
《國語辭典》:望門寡(望門寡)  拼音:wàng mén guǎ
女子訂婚后,因未婚夫去世而守寡,稱為「望門寡」。《三國演義》第五四回:「殺了劉備,我女便是望門寡,明日再怎的說親?須誤了我女兒一世!你們好做作?!埂抖膛陌阁@奇》卷三:「他父親在時,曾許下在城陳家小官人。比及將次成親,那小官人沒福死了。擔閣了這小娘子做了個望門寡,一時未有人家來求他的。」也作「女兒寡」。
分類:女子
《駢字類編》:烏門(烏門)
異苑:臨海樂安章沈,年二十馀,死經(jīng)數(shù)日,將斂而蘇。云:初到時,有少年女子同被錄送,沈已論秋英,亦同遣去。秋英即此女之名也。于是俱去,腳痛疲蝢,殊不堪行。會日亦暮,止道側(cè)小窟,狀如客舍,而不見主人。沈共宿嬿接,更相問次,女曰:我姓徐,家在吳縣烏門,臨瀆為居,門前倒棗樹即是也。明晨各去,遂并活。沈先為護軍府吏,依假出都,乃到烏門,依此尋索。得徐氏舍,與主人敘闊,問秋英何在,徐氏謂為天意,遂以妻沈,生子名曰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