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13,分235頁顯示  上一頁  73  74  75  76  77  79  80  81  8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鴻門計
浪兒門
門中人
自動門
吐門戶
窄門
咽門
板門店
承恩門
雁門偈
一家門
窯門
轅門鈇
云門宗
賁門
《國語辭典》:鴻門計(鴻門計)  拼音:hóng mén jì
不懷好意、居心不良的計謀。參見「鴻門宴」條。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嘆當初早不用鴻門計,把孤身冒鏑當鋒?!?/div>
《國語辭典》:浪兒門(浪兒門)  拼音:làng ér mén
門,表示多數(shù)的詞尾,今做「們」。浪兒門指不務正業(yè)的閒人或風流子弟。宋。史浩〈粉蝶兒。玉屑輕盈〉詞:「更添糖,拚折本、供他幾碗。浪兒門,得我這些方便?!埂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二出》:「你讀書莫學浪兒門一輩?!挂沧鳌咐藘好俊?。
《漢語大詞典》:門中人(門中人)
本家;同宗族的人。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題敘:“不定她前夫的門中人來尋 寶娃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七章:“這陣有富馀的,旁人能分,門中人和親戚倒不能分?”
《國語辭典》:自動門(自動門)  拼音:zì dòng mén
經(jīng)電子、光學等方式感應而自動開或關的門。
《國語辭典》:吐門戶(吐門戶)  拼音:tǔ mén hù
擺出打架比武的架勢。元。無名氏《獨角?!返谌郏骸福ú渴鸩肟圃疲┴D切P靠后。(折拆驢吐門戶科)」也作「吐架子」、「做門戶」。
《國語辭典》:窄門(窄門)  拼音:zhǎi mén
1.狹小的門。如:「這房子的窄門上,貼著一副發(fā)人深省的對聯(lián)。」
2.比喻狹窄的入口。如:「每年都有十多萬的考生,想擠進大學的窄門。」
《國語辭典》:咽門(咽門)  拼音:yān mén
位于口腔深處,狀如橫裂之溝。上為軟口蓋,兩側為弓狀皺褶,下為舌根。
分類:口腔深處
《國語辭典》:板門店(板門店)  拼音:bǎn mén diàn
地名。位于朝鮮半島中部,依韓戰(zhàn)停戰(zhàn)協(xié)定設立之非軍事區(qū)中央分界線的西端。因西元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韓戰(zhàn)雙方的停戰(zhàn)協(xié)定在此簽字而知名于世。
《國語辭典》:承恩門(承恩門)  拼音:chéng ēn mén
臺北府城的北門遺跡,也是臺北市唯一的一級古跡。興建于清光緒五年(西元1879)。當時的臺北府城,共有東、西、南、北四大城門與小南門。東門稱「景福門」,西門稱「寶成門」,南門稱「麗正門」,北門稱「承恩門」,小南門稱「重熙門」。城周一千五百馀丈,北門與東門皆附外郭,北門城郭額題:「巖疆鎖鑰」。今日除此門仍保持原貌外,馀門不是已拆廢,即是后來改建的。此門以大直山之山石砌成,中有拱門,傳統(tǒng)歇山式飛檐屋頂,不見柱廊的封閉式城樓,朱紅的厚墻直接頂住了檐口,建筑格式非常獨特。今址在臺北市忠孝西路、博愛路、延平南、北路與中華路的交叉口。
《漢語大詞典》:雁門偈(雁門偈)
指高僧所寫之詩。 唐 鮑溶 《酬江公見寄》:“曾答 雁門 偈,為憐同社人。多慚 惠休 句,偕得此陽春?!眳⒁姟?雁門僧 ”。
分類:高僧
《漢語大詞典》:雁門僧(雁門僧)
指 東晉 高僧 慧遠 。 慧遠 , 雁門郡 樓煩 人,曾主持 廬山 東林寺 ,善詩文,與 劉遺民 、 宗炳 、 慧永 等結白蓮社。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二·釋慧遠》。 唐 杜牧 《行次白沙館先寄上河南王侍郎》詩:“歌慚漁浦客,詩學 雁門僧 ?!?唐 靈澈 《遠公墓》詩:“空悲 虎溪 月,不見 雁門僧 。”
《漢語大詞典》:一家門(一家門)
方言。全家。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今年還是個十足大豐年,鄉(xiāng)下地方,吃總有得吃的,用不著一家門都尋死?!?/div>
分類:方言全家
《高級漢語詞典》:窯門  拼音:yáo mén
窯的入口
《漢語大詞典》:轅門鈇(轅門鈇)
官署的腰斬刑具。 金 麻九疇 《和伯玉食蒿醬韻》之三:“唯聞廣庭樂,不見轅門鈇?!?/div>
《漢語大詞典》:云門宗(雲(yún)門宗)
中國 佛教禪宗南宗五家之一。 五代 文偃 (公元864-949年)創(chuàng)建于 韶州 云門山 (今 廣東省 乳源瑤族自治縣 北),故名。在 北宋 與臨濟宗并盛,至 南宋 時衰落不傳。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南宗大師云門宗創(chuàng)始人 文偃 作《北邙行》,不像 遺則 那樣自稱吾知之矣?!?/div>
《國語辭典》:賁門(賁門)  拼音:bēn mén
胃與食道相連的部分,為胃上端的開口。食道中的食物通過賁門進入胃內(nèi)。脊椎動物的胃,概具上下二門;上門與食道相接,稱為「賁門」;下門通于腸管,稱為「幽門」。也作「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