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閏月(閏月)  拼音:rùn yuè
陰歷以月球圓缺的周期為一個月,小月二十九天,大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全年三百五十四日或三百五十五日。每年比回歸歷少了十天二十一小時,所以每隔幾年必須加入一個閏月。通常以兩個朔當中沒有中氣的月分為閏月。
《分類字錦》:閏月無中(閏月無中)
見春秋長歷注
分類:歷法
《漢語大詞典》:天縱(天縱)
(1).亦作“ 天從 ”。天所放任,意謂上天賦予。后常用以諛美帝王。論語·子罕:“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南朝 梁 沈約 《丞相長沙宣武王墓銘》:“峩峩哲人,寔惟天縱。” 唐 高適 《淇上別劉少府子英》詩:“逸思乃天縱,微才應陸沉?!?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人欲方切,天從忽來?!?元 劉塤 隱居通議·古賦一:“ 徽宗皇帝 ,萬幾餘暇,戲御毫素,間作花草蟲魚,以示天從多能之意?!?span id="atzh6ug" class="book">《明史·趙錦傳》:“陛下天縱圣神,乾綱獨運?!?郭沫若 《高漸離》第五幕:“十八皇子真是聰明天縱,他的批評是萬分恰當?shù)摹!?br />(2).閏月。 宋 洪邁 《夷堅甲志·倪輝方技》:“歷家以閏月為天縱。”
《漢語大詞典》:重月
指農歷的閏月。 清 厲鶚 《閏三月三日同人集湖上續(xù)修禊效蘭亭詩體》:“重三復重月,一唱還一酬?!?/div>
分類:農歷閏月
《國語辭典》:余月  拼音:yú yuè
陰歷四月的別稱。
分類:閏月
《漢語大詞典》:閏余(閏餘)
(1).農歷一年和一回歸年相比所多馀的時日。史記·歷書:“ 黃帝 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以歲之餘為閏,故曰閏餘?!?span id="k15521w" class="book">《漢書·律歷志下》:“盈章歲得一,名曰積月,不盈者名曰閏餘。閏餘十二以上,歲有閏?!?br />(2).指閏月。 唐 劉言史 《奉酬》詩:“閏餘春早景沉沉,禊飲風亭恣賞心。” 宋 張元干 《水調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詞:“閏餘有何好,一歲兩中秋?!?br />(3).指增添。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計我一生,得享列仙之福者,僅有三年。今欲續(xù)之,求為閏餘而不可得矣?!?/div>
《國語辭典》:馀閏(餘閏)  拼音:yú rùn
額外的賜予或恩澤。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三折:「爺爺,你廝馀閏,廝哀憐,我這老婦人咒愿?!?/div>
《國語辭典》:平年  拼音:píng nián
1.陽歷無閏日或陰歷無閏月的年。陽歷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陰歷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
2.收成平平的年歲。如:「今年雨水不足,農作物收成不頂好,只能算是個平年。」
《國語辭典》:閏年(閏年)  拼音:rùn nián
凡陽歷當年二月有二十九日,即全年為三百六十六日;或陰陽合歷有閏月的那一年,均稱為「閏年」。宋。蘇軾 退圃詩:「園中草木春無數(shù),只有黃楊厄閏年。」
《國語辭典》:章法  拼音:zhāng fǎ
1.文章的組織布局。如:「章法謹嚴」、「不成章法」。
2.印章上印文安排的方法。如:「漢印的章法方正勻穩(wěn),平實厚重?!?br />3.做事的步驟及規(guī)則。如:「遇事要沉靜,不要亂了章法?!?/div>
《漢語大詞典》:置閏(置閏)
設置閏月。系調整歷法紀年與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差數(shù)的方法。 王國維 《觀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商 時置閏皆在歲末,故 殷墟 卜辭屢云十三月?!眳⒁姟?閏年 ”、“ 閏月 ”。
《漢語大詞典》:月雙(月雙)
稱舊歷閏月和本月。 宋 洪邁 容齋四筆·月雙閏雙:“以閏月兼本月,此謂月雙?!?/div>
《漢語大詞典》:常月
(1).指閏月以外的其他月份。《公羊傳·文公六年》:“曷為不告朔?天無是月也,閏月矣。何以謂之天無是月?非常月也?!?br />(2).固定的月份。魏書·禮志一:“歲一祭,具太牢,帝親之,亦無常月。”宋史·禮志四:“季秋享帝,以先王配,則有常月而未有常日。”
《國語辭典》:歸馀(歸餘)  拼音:guī yú
歸結。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詮賦》:「既履端于倡序,亦歸馀于總亂。」
分類:終結閏月
《漢語大詞典》:沒閏(沒閏)
舊時喪禮期服計年,閏月不計,謂之“沒閏”。南齊書·禮志下:“先儒咸謂三年朞喪,歲數(shù)沒閏,大功以下,月數(shù)數(shù)閏。夫閏者,蓋是年之餘日,而月之異朔,所以 吳商 云‘含閏以正朞,允協(xié)情理?!眳㈤?清 福格 《聽雨叢談·喪禮計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