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5詞典 3分類詞匯 52
《國語辭典》:燒荒(燒荒)  拼音:shāo huāng
一種古代御敵方法。守邊將士,每到秋天,出塞縱火,盡燒枯草,以防止敵人來牧馬。
《漢語大詞典》:檢防(檢防)
檢點(diǎn)防范。 明 唐順之 《與薛畏齋副使》:“或自以從心所欲,可不事檢防,此則墮落高明人病痛窠臼去了。”
《國語辭典》:嚴(yán)防(嚴(yán)防)  拼音:yán fáng
嚴(yán)密防守。漢。劉歆〈遂初賦〉:「馳太行之嚴(yán)防兮,入天井之喬關(guān)。」
《漢語大詞典》:防堤(防隄)
提防,防范。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釋疑》:“倒不如三杯酒化做一團(tuán)和氣,還落得寃家少,狹路省防隄。”
分類:提防防范
《國語辭典》:防災(zāi)(防災(zāi))  拼音:fáng zāi
防范災(zāi)禍的發(fā)生。如:「臺風(fēng)季節(jié)里,防災(zāi)工作務(wù)必確實(shí)做好?!?/div>
《漢語大詞典》:科防
用禁令刑律加以防范。 漢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加其細(xì)政苛慘,科防互設(shè),繒繳充蹊,坑穽塞路。”三國志·吳志·闞澤傳:“又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檢御臣下?!?span id="frgvw9w" class="book">《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元年》:“ 高道穆 上表以為……此乃因循有漸,科防不切,朝廷失之,彼復(fù)何罪!”
《漢語大詞典》:疑防
(1).猜疑而防范。晉書·王渾傳:“不可事事曲設(shè)疑防,慮方來之患者也。”南史·庾登之傳:“ 明帝 疑防,賓客故人無到門者,唯 仲遠(yuǎn) 朝謁不替?!?br />(2).指猜疑防范之心。
分類:猜疑防范
《漢語大詞典》:防杜
(1).防范杜絕(禍患等)。陳書·傅縡傳:“圣人所以曲陳教誡,深致防杜,説見在之殃咎,敍將來之患害,此文明著,甚於日月?!?清 陳夢雷 《絕交書》:“賊臣教以遍加網(wǎng)羅,防杜不測。”
(2).遮掩滅絕。梁書·江革傳:“ 祏 時權(quán)傾朝右,以 革 才堪經(jīng)國,令參掌機(jī)務(wù),詔誥文檄,皆委以具。 革 防杜形跡,外人不知?!?/div>
《漢語大詞典》:防忌
謂因有顧忌而采取防范措施。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一:“ 宣宗 南渡,防忌同宗,親王皆有門禁。”
《漢語大詞典》:防救
防范救護(hù)。 漢 張衡 《上順帝封事》:“臣官在于考變禳災(zāi),思任防救,未知所由,夙夜征營。”
《漢語大詞典》:羈防(羈防)
控制防范。 明 劉若愚 酌中志·累臣自敘略節(jié):“不謂 永貞 自登樞要,頓忘布衣,設(shè)法羈防,使人進(jìn)退不得。氣鬱痰火,不食八九日,瀕死者數(shù)次?!?/div>
分類:控制防范
《國語辭典》:鐵門檻(鐵門檻)  拼音:tiě mén kǎn
1.賓客盈門,戶限為穿,須以鐵葉裹之。喻家道興盛。參見「鐵門限」條。
2.比喻防范嚴(yán)謹(jǐn)。如:「這不是鐵門檻是什么?定了這么高的條件,誰夠資格升上去?!?/div>
《漢語大詞典》:防礙(防礙)
(1).因防范而有所限制。 唐 元稹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四方之來聘問者,莫不防礙出入以為密?!?br />(2).同“ 妨礙 ”。不利,有損害。 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二:“抽捐釐金,實(shí)現(xiàn)時必不可已之舉,祇須責(zé)成各督撫慎於用人,務(wù)期國計民生兩無防礙?!币槐咀鳌?妨礙 ”。
《漢語大詞典》:防隔
防范隔離。《史記·秦始皇本紀(jì)》:“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nèi)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div>
分類:防范隔離
《漢語大詞典》:防伺
防范伺察。 唐 蘇端 《駁司徒楊綰謚議》:“司徒時居上列,奏達(dá)非難,不能因此披衷正詞,全志士之命,露兇狡之私,而乃晏安自泰,優(yōu)游過日,使 元載 禍大滅身,竟勞圣上防伺之慮,豈守節(jié)不隱耶?!?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逆閹防伺甚嚴(yán),雖家僕不得近。”
分類:防范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