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8詞典 7分類詞匯 51
《漢語大詞典》:觸觸生(觸觸生)
北周 熊安生 避大官諱的阿諛自稱。北史·儒林傳下·熊安生:“﹝ 安生 ﹞將通名,見 徐之才 、 和士開 二人相對,以 徐之才 諱‘雄’, 和士開 諱‘安’,乃稱‘觸觸生’,羣公哂之?!?/div>
《漢語大詞典》:譽(yù)諛(譽(yù)諛)
頌揚(yáng)阿諛。 漢 劉向 《說苑·貴德》:“忠良切言,皆鬱於胸;譽(yù)諛之聲,日滿於耳?!?/div>
《漢語大詞典》:諛頌(諛頌)
阿諛贊頌。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晉惠帝五:“﹝ 陸機(jī) ﹞謝朝華,披夕秀,以詞翰之美樂見於當(dāng)世,則 倫 且資其諛頌以為榮,蓋有求免而不得者?!?/div>
分類:阿諛贊頌
《漢語大詞典》:諧麗(諧麗)
阿諛依附。新唐書·楊虞卿傳:“ 虞卿 佞柔,善諧麗權(quán)幸,倚為姦利。”
分類:阿諛依附
《漢語大詞典》:便媚
形容舞姿輕盈柔美。《淮南子·脩務(wù)訓(xùn)》:“今鼓舞者,繞身若環(huán),曾撓摩地,扶旋猗那,動容轉(zhuǎn)曲,便媚擬神。”
阿諛諂媚。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讒巧之嘵嘵兮,惑以為《咸池》。便媚鞠恧兮,美逾 西施 ?!?清 唐甄 潛書·尚治:“好名者,無才而人稱其才……使人巧言令色,便媚取合,而失其忠信之情?!?/div>
《漢語大詞典》:阿譽(yù)(阿譽(yù))
阿諛,曲意贊美。 清 秦篤輝 《平書·文藝上》:“ 王安石 壻 蔡卞 稱 安石 奮百世之下,通乎晝夜陰陽而神,著《雜説》萬萬言,與 孟子 相上下;著《字説》包括萬象,與相表里。固屬阿譽(yù)之説,然 王氏 文辭可取者多。”
《漢語大詞典》:詭諛(詭諛)
詭詐阿諛。 唐 孫樵 《孫氏西齋錄》:“ 崔察 賊殺中書令 裴 者何?詭諛梯亂,肇殺機(jī)也?!?宋 梅堯臣 《飲韓仲文家》詩:“正言訐詭諛,簡禮去酬酢?!?/div>
分類:詭詐阿諛
《漢語大詞典》:諂?。ㄕ~薄)
阿諛趨附。《南齊書·江謐傳》:“ 謐 少懷輕躁,長習(xí)諂薄,交無義合,行必利動?!?宋 蘇軾 《上呂仆射論浙西災(zāi)傷書》:“但恐世俗諂薄成風(fēng),揣所樂聞與所忌諱,不以仁人君子期左右?!?/div>
分類:阿諛趨附
《漢語大詞典》:貪諛(貪諛)
聚斂財物和逢迎阿諛。逸周書·芮良夫:“今爾執(zhí)政,小子惟以貪諛為事?!?孔晁 注:“專利為貪,曲從為諛?!?/div>
《漢語大詞典》:諂貌(諂貌)
阿諛之貌。 唐 柳宗元 《乞巧文》:“汝唯知恥,諂貌淫詞,寧辱不貴,自適其宜?!?/div>
分類:阿諛
《漢語大詞典》:諂誘(諂誘)
阿諛誘惑。 唐 柳宗元 《瓶賦》:“諂誘吉士,喜悅依隨?!?/div>
分類:阿諛誘惑
《漢語大詞典》:阿屈
阿諛曲從。 宋 梅堯臣 《書竄》詩:“必欲致太平,在列無如 弼 。 弼 亦昧平生,況臣不阿屈。” 明 方孝孺 《大司農(nóng)張公行狀》:“公天質(zhì)剛勁,色嚴(yán)貌莊,居廷中有大論議,謇謇不少阿屈,聞?wù)咩と幻撁?。?/div>
分類:阿諛曲從
《漢語大詞典》:格佞
破除諂媚阿諛。宋書·鄭鮮之傳:“ 高祖 少事戎旅,不經(jīng)涉學(xué),及為宰相,頗慕風(fēng)流,時或言論,人皆依違之,不敢難也。 鮮之 難必切至,未嘗寬假,要須 高祖 辭窮理屈,然后置之……時人謂為‘格佞’?!?/div>
《國語辭典》:媚諛(媚諛)  拼音:mèi yú
諂媚阿諛?!吨芏Y。春官。大師》「教六詩:曰風(fēng),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句下漢。鄭玄。注:「興見今之美,嫌于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div>
《漢語大詞典》:昵諛(昵諛)
狎昵阿諛。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四:“昵諛方自圣,不悟禍滅身。”
分類:狎昵阿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