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雜筆(雜筆)
文體名。隨意抒寫,不拘形式的作品。北史·邢虯傳:“所作碑頌雜筆三十餘篇。”隋書·經(jīng)籍志四:“《前漢雜筆》十卷,《吳晉雜筆》九卷?!?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集議必於朝,私議則於家,議猶是也,而為論著,説辨相益,遂成鼎足,雜筆所兼,三科并進(jìn)矣。”
《漢語大詞典》:點厾
畫家隨意點染。是畫花卉的一種技法。 清 朱象賢 《聞見偶錄·沒骨畫》:“ 吳中 畫花卉者,舊有二種。一曰點厾,一曰勾染。點厾者,隨筆點抹,以成其花葉,甚不經(jīng)意,自有生趣?!?/div>
《漢語大詞典》:謾約(謾約)
謂隨意邀約。謾,通“ 漫 ”。《東周列國志》第三三回:“ 楚王 曰:‘寡人既是假王,誰教你請寡人來此?’ 襄公 曰:‘君之至此,亦是 鹿上 先有成議,非寡人之謾約也?!?/div>
分類:隨意邀約
《漢語大詞典》:漫味
隨意玩味。 宋 岳珂 桯史·大小寒:“夜憇客邸,見壁間一詩,漫味語意,乃天族之試南宮者所作?!?/div>
分類:隨意玩味
《國語辭典》:浪舌  拼音:làng shé
隨意說說,指說話不算數(shù)。如:「他不過是浪舌一兩句,是真是假,仍有待觀察?!埂洞笏涡瓦z事。亨集》:「遂解下了龍鳳絞綃直系,與了師師道:『朕語下為敕,豈有浪舌天子脫空佛?』」
分類:隨意亂說
《漢語大詞典》:耍嘴
(1).賣弄口才。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一章:“‘我保你吃飯以前趕到!’趕車的打著喜諢?!?!你看你多會耍嘴!半夜趕到,不也是吃飯以前到家嗎?’那個叫 來鳳 的姑娘說?!?br />(2).指隨意說玩笑話。 包蕾 《豬八戒學(xué)本領(lǐng)》:“ 八戒 道:‘聽你口氣倒像是審問犯人一般。’老漢也不禁笑道:‘這和尚倒會耍嘴?!?br />(3).謂光說不做。如:說得出就要做得到,光耍嘴頂什么用?
《漢語大詞典》:擅干
隨意冒犯。《西游記》第四九回:“二人下拜道:‘菩薩,我等擅干,有罪!有罪!’”
分類:隨意冒犯
《國語辭典》:亂闖(亂闖)  拼音:luàn chuǎng
1.隨意走動。《蕩寇志》第一○五回:「只見里面走出一個漢子來,大喝道,甚么人,到我家來亂闖?!?br />2.任意進(jìn)入或穿越。如:「亂闖紅燈易造成交通事故?!?/div>
《國語辭典》:串街  拼音:chuàn jiē
在街上隨意往來、走動。如:「每到周末晚上,夜市總擠滿了串街的人群?!埂队魇烂餮?。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這婆子能言快語,況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認(rèn)得?須是與她商議,定有道理?!?/div>
《漢語大詞典》:謾荒(謾荒)
謙詞。猶言隨意、粗率地。謾,通“ 漫 ”。 清 曹寅 《塔灣舟中曉起》詩:“羣峰正清峭,呵筆謾荒題?!?/div>
《漢語大詞典》:亂砍
用揮擊的動作來切割,典型的是急速而有力地或者是兇猛地用刀刃造成長切口或裂縫
隨意地砍。例如:墻上的灰泥被亂砍下來。
胡亂地砍伐
《漢語大詞典》:淺話(淺話)
(1).謂隨意談?wù)f。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一:“ 錢通副 澧 詩,如淺話桑麻,亦關(guān)治術(shù)?!?br />(2).謙詞。淺陋的話。 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小勝兒》:“我過著窮日子,就知道沒人的難處,說句淺話,求告你的時候正在后頭哩?!?/div>
《國語辭典》:活頁(活頁)  拼音:huó yè
未裝訂成冊而可以隨意分合的書籍、簿本。如:「活頁紙」、「活頁筆記本」。
《國語辭典》:原點(原點)  拼音:yuán diǎn
解析幾何學(xué)上,坐標(biāo)系的中心,即所有坐標(biāo)軸的交點。
《漢語大詞典》:猥襲(猥襲)
謂降低身分而隨意穿著。三國志·魏志·崔琰傳:“世子仍出田獵,變易服乘,志在驅(qū)逐。 琰 書諫曰:‘……猥襲虞旅之賤服,忽馳騖而陵險,志雉兔之小娛,忘社稷之為重,斯誠有識所以惻心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