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1詞典 1分類詞匯 110
《漢語大詞典》:潛精(潛精)
(1).專心一意。 漢 應(yīng)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潛精墳籍,立身揚(yáng)名?!?br />(2).隱蔽光輝。精,精光。 三國 魏 曹植 《愁霖賦》:“悼朝陽之隱曜兮,怨北辰之潛精?!?br />(3).謂隱居。 唐 吳筠 《高士詠·樊先生》:“ 巢父 志何遠(yuǎn),潛精人莫知?!?/div>
《漢語大詞典》:掩身
謂居于隱蔽之處。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jìn)?!?鄭玄 注:“掩,猶隱翳也?!?/div>
分類:隱蔽蔽之
《漢語大詞典》:潛鋒(潛鋒)
收藏兵器。亦指隱蔽軍事實(shí)力。周書·晉蕩公護(hù)傳:“臥鼓潛鋒,孰非深計(jì)?!?span id="wsui0k4" class="book">《舊唐書·哥舒翰傳》:“ 崔乾祐 於 陜 郡潛鋒蓄鋭?!?/div>
《漢語大詞典》:微道
(1).隱蔽或偏僻的小路。漢書·黥布傳“又使 布 等先從間道破關(guān)下軍” 唐 顏師古 注:“間道,微道也。”
(2).謂微妙之道。 唐 儲(chǔ)光羲 《終南幽居獻(xiàn)蘇侍郎》詩之二:“中歲尚微道,始知將谷神?!?/div>
《漢語大詞典》:覆折
(1).傾覆摧折。后漢書·孔融傳論:“夫嚴(yán)氣正性,覆折而已。豈有員園委屈,可以每其生哉!” 李賢 注:“‘園’即‘刓’字……每,貪也。言寧正直以傾覆摧折,不能委曲以貪生也?!?br />(2).隱蔽曲折。 清 劉大櫆 《浮山記》:“洞中乳石成柱,委宛覆折,而古木蒼藤,蔽虧掩映,冬夏常蔚然?!?br />(3).見“ 覆公折足 ”。
《漢語大詞典》:覆公折足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焙笠浴案补圩恪北扔鞑粍僦厝危瑪墓隆?晉 袁宏 《后漢紀(jì)·獻(xiàn)帝紀(jì)二》:“太尉 樊稜 ,司徒 許相 ,皆竊位懷祿,茍進(jìn)無恥,終無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币嗍∽鳌?覆折 ”。后漢書·李固等傳論:“ 李固 據(jù)位持重,以爭大義,確乎而不可奪。豈不知守節(jié)之觸禍,恥夫覆折之傷任也?!?span id="ai2mu0k" class="book">《周書·寇洛于謹(jǐn)?shù)葌髡?/a>》:“及 謹(jǐn) 以耆年碩德,譽(yù)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常以滿盈為戒,覆折是憂?!?/div>
《漢語大詞典》:遜詞(遜詞)
(1).謂言詞恭順。 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丙籤·張弼》:“直道遜詞真要決,權(quán)門利路是危機(jī)。” 梁啟超 《張博望班定遠(yuǎn)合傳·西漢時(shí)代黃族之實(shí)力及匈奴之強(qiáng)盛》:“及 呂后 時(shí)﹝ 冒頓 ﹞乃至遺書嫚辱,謂:‘兩主不樂,無以自娛,愿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后 以一國之代表,遜詞卑禮以自解免。為中國羞甚矣。”
(2).隱蔽的說法。 章炳麟 《答鐵錚書》:“無有一物而非鬼神者,是即 斯比諾沙 汎神之説,汎神者,即無神之遜詞耳?!?/div>
《漢語大詞典》:翳蔽
幽深不明;隱蔽不露。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其奧秘則翳蔽曖昧,髣髴退概,若幽星之纚連也。” 李善 注:“翳蔽、曖昧、髣髴、退概,皆謂幽深不明也?!?span id="cyi022y" class="book">《 清 蘇州 唐 某《剿逆說》》:“夫 長江 自 江陰 而上,沙漫蘆洲,鱗次櫛比,凡百數(shù)十處,幽深翳蔽,無不可以設(shè)伏。”
《國語辭典》:保藏  拼音:bǎo cáng
保管收藏。如:「地下出土的古代文獻(xiàn)非常珍貴,也極為脆弱,應(yīng)有妥善的保藏方式?!埂蛾悤?。卷二。高祖本紀(jì)下》:「庚辰,詔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設(shè)無遮大會(huì),高祖親出闕前禮拜。初,齊故僧統(tǒng)法獻(xiàn)于烏纏國得之,常在定林上寺,梁天監(jiān)末,為攝山慶云寺沙門慧興保藏,慧興將終,以屬弟慧志?!?/div>
《國語辭典》:影身  拼音:yǐng shēn
遮掩身子?!端疂G傳》第六五回:「張順戴上頭巾,遮塵暖笠影身?!?/div>
《漢語大詞典》:沈微
隱蔽,隱伏。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運(yùn)籌通變,其退也藏於隱微,其為業(yè)也奇而希用,故或沉微而不章?!?/div>
分類:隱蔽隱伏
《國語辭典》:曝露  拼音:pù lù
1.顯現(xiàn)在外。也作「暴露」。
2.揭發(fā)。也作「暴露」。
分類:隱蔽
《漢語大詞典》:愛氣(愛氣)
(1).愛惜元?dú)狻?漢 王充 論衡·道虛:“世或以 老子 之道可以度世,恬淡無欲,養(yǎng)精愛氣。”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若比之於內(nèi)視反聽,愛氣嗇精,明白四達(dá),而無執(zhí)無為,遺世坐忘,以寳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br />(2).隱蔽之氣。愛,通“ 薆 ”。管子·侈靡:“餘氣之潛然而動(dòng),愛氣之潛然而哀,胡得而治動(dòng)?!?郭沫若 等集校:“‘愛’,假為‘薆’,隱也?!?/div>
《國語辭典》:揭露  拼音:jiē lù
顯露,揭示。如:「揭露底細(xì)」、「揭露真相」。
《漢語大詞典》:奸隱(姦隱)
猶奸伏。指隱蔽潛伏的壞人或壞事。隋書·乞伏傳:“ 曹 土舊俗,民多姦隱,戶口簿帳恒不以實(shí)?!?span id="ak2ys2o" class="book">《舊唐書·張亮傳》:“ 亮 所蒞之職,潛遣左右伺察善惡,發(fā)擿姦隱,動(dòng)若有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