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2,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五霸
霸者
曹霸
霸道
霸主
定霸
霸國
霸上
霸功
雜霸
雄霸
霸略
稱霸
霸府
偏霸
《國語辭典》:五霸  拼音:wǔ bà
春秋時列國諸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強(qiáng)大而雄霸一時,史稱為「五霸」。也作「五伯」、「伍伯」。
分類:五霸
《漢語大詞典》:五伯
(1).同“ 五百 ”。新唐書·蘇世長傳:“初在 陜 ,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撻于廛,五伯疾其詭,鞭之流血, 世長 不勝痛,呼而走,人笑其不情。” 宋 岳柯 桯史·蠲毒圖:“﹝ 王涇 ﹞減死黥流,杖脊朝天門,中使涖焉,方覬其速斃, 涇 貨五伯下其手,卒得活?!?br />(2).指 東漢 鄧彪 等五人,因字號中皆帶“伯”字,故稱。后漢書·鄧彪傳“ 鄧彪 字 智伯 ……后仕郡,辟公府” 唐 李賢 注引《東觀記》:“ 彪 與同郡 宗武伯 、 翟敬伯 、 陳綏伯 、 張弟伯 ,同志好,齊名, 南陽 號曰‘五伯’?!?/div>
分類:字號
《國語辭典》:五伯  拼音:wǔ bà
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戰(zhàn)國策。秦策一》:「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zhàn)續(xù)之?!挂沧鳌肝灏浴埂ⅰ肝椴?。
《國語辭典》:霸者  拼音:bà zhě
以武力稱霸的諸侯盟主?!睹献?。盡心上》:「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cè)缫病!埂盾髯?。王制》:「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土?!?/div>
《國語辭典》:曹霸  拼音:cáo bà
人名。唐譙郡(今安徽省亳縣)人,生卒年不詳。三國魏高貴鄉(xiāng)公曹髦后裔,官至左武衛(wèi)將軍。善于畫馬,亦工肖像,所作神采宛然如生。
《國語辭典》:霸道  拼音:bà dào
1.與王道相反。指不顧仁義,以極權(quán)統(tǒng)治?!妒酚?。卷六八。商君列傳》:「鞅曰:『吾說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嵴f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弧?br />2.蠻不講理,胡作非為?!都t樓夢》第一九回:「就便不好和他說,一個錢也不給,安心要強(qiáng)留下我,他也不敢不依。但只是咱們家從沒干過這倚勢仗貴霸道的事。」《文明小史》第三○回:「這后任的東家是個旗人,有些顢頇,伯集既是老手,有幾樁事辦得不免霸道些,人家恨了他,都說他壞話?!?br />3.劇烈、厲害?!独蠚堄斡洝返谝凰幕兀骸附裉爝@水真霸道!一來就一尺多!一霎就過了二尺!」《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你大概也不知道你小大師傅的少林拳有多么霸道,可別跑!」
《國語辭典》:霸主  拼音:bà zhǔ
1.春秋時代勢力最大,取得統(tǒng)治地位的諸侯。《管子。樞言》:「王主積于民,霸主積于將戰(zhàn)士?!埂痘茨献?。人間》:「臣聞王主富民,霸主富武。」
2.在某一方面稱霸的人或集團(tuán)。如:「他是文壇上新近崛起的霸主。」
《漢語大詞典》:定霸
奠定霸業(yè)。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 晉文公 有 咎犯 趙衰 ,取威定霸,以尊天子?!?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中興定霸如 光武 ,要訪取出羣英杰。”
《漢語大詞典》:霸國(霸國)
(1).在諸侯國中處于盟主地位的國家。管子·度地:“故百家為里,里十為術(shù),術(shù)十為州,州十為都,都十為霸國。不如霸國者,國也。” 尹知章 注:“不成於霸國者,諸侯之國也?!?span id="iqiypfv" class="book">《史記·樂毅列傳》:“夫 齊 ,霸國之餘業(yè),而最勝之遺事也?!?唐 戴叔倫 《京口懷古》詩:“三方歸 漢 鼎,一水限 吳州 。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 宋 陸游 《驛舍見故屏風(fēng)畫海棠有感》詩:“ 燕宮 最盛號花海,霸國雄豪有遺跡?!?br />(2).使國家強(qiáng)盛。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受書 黃石 ,意在王者之圖;揮劍白猿,心存霸國之用?!?/div>
《國語辭典》:霸上  拼音:bà shàng
地名。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接藍(lán)田縣界,居霸水之上,故稱為「霸上」。也作「灞上」。
《國語辭典》:霸功  拼音:bà gōng
霸主的功業(yè)。《淮南子。氾論》:「使管仲出死捐軀,不顧后圖,豈有此霸功哉?」
《國語辭典》:雜霸(雜霸)  拼音:zá bà
語本《漢書。卷九。元帝紀(jì)》:「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指運(yùn)用雜有霸道的方術(shù)治國。宋。陳亮〈又甲辰答書〉:「謂之雜霸者,其道固本于王也?!?/div>
《漢語大詞典》:雄霸
(1).雄圖大略。后漢書·朱儁傳:“臨官尹人,搢紳有識,莫不憂懼,以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剋濟(jì)禍亂!”
(2).有作為的霸主或盟主。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大兄英姿挺杰,有雄霸之風(fēng), 張 王 之業(yè)不足繼也?!?南朝 梁 沈約 《郊居賦》:“眺 孫后 之墓田,尋雄霸之遺武?!?br />(3).稱雄,稱霸。 宋 王溥 唐會要·吐藩:“其贊普 弄讚 ,雄霸西域。” 孫中山 《民族主義》第四講:“﹝ 日本 ﹞已經(jīng)成了世界上列強(qiáng)之一,他們的武力雄霸 亞洲 ?!?/div>
《國語辭典》:霸略  拼音:bà lüè
爭雄稱霸的謀略。唐。駱賓王四月八日題七級〉詩:「霸略今何在,王宮尚巋然?!固?。崔融 諫稅關(guān)市疏:「秦政以雄圖武力,舍之而不用也;漢武以霸略英才,去之而勿取也?!?/div>
《國語辭典》:稱霸(稱霸)  拼音:chēng bà
1.倚恃權(quán)勢、武力壓倒他人,而居于領(lǐng)導(dǎo)地位。如:「稱霸一方」、「稱霸中原」。也作「稱伯」。
2.實(shí)力特強(qiáng),比賽獲得優(yōu)勝。如:「最近幾屆亞洲杯捧球錦標(biāo)賽,都由中華隊(duì)稱霸?!?/div>
《國語辭典》:霸府  拼音:bà fǔ
諸侯或藩王的府邸?!赌鲜?。卷一九。謝裕傳》:「明帝輔政,以為驃騎咨議,領(lǐng)記事,掌霸府文筆。」《北齊書。卷三九。崔季舒?zhèn)鳌罚骸鸽m跡在魏朝,而心歸霸府。密謀大計,皆得預(yù)聞?!?/div>
《漢語大詞典》:開府(開府)
(1).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后漢書·董卓傳:“ 傕 ( 李傕 )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lǐng)司隸校尉,假節(jié)。” 三國 魏 阮籍 《辭蔣太尉辟命奏記》:“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qū)佟!?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br />(2).指有權(quán)開府的官員。 唐 杜甫 《春日憶李白》詩:“清新 庾開府 ,俊逸 鮑參軍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九:“ 無咎 ( 晁無咎 )云:‘疑 宋開府 鐡石心腸?!?br />(3).特指 庾信 。 宋 歐陽修 《答判班孫待制見寄》詩:“惟恨 江淹 才已盡,難酬 開府 句清新?!?br />(4).府兵軍職。 西魏 和 北周 時全國府兵分屬于二十四軍,每軍設(shè)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北史·李弼等傳論、新唐書·兵志。
《漢語大詞典》:偏霸
指偏據(jù)一方而稱王。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 嚴(yán)公 物故, 蜀 朝冊命贈給事中, 竇雍 堅不承命,雖偏霸之世,亦不茍且,士人多之?!?宋 陸友仁 研北雜志卷四:“自 唐 更 五代 ,天下大亂, 江南 雖偏霸,然文獻(xiàn)獨(dú)存,得 唐 遺風(fēng)?!?蔣湘南 《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三書》:“自古偏霸之世之文章,斷不能盛於一統(tǒng)之世之文章?!?/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