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漢飛將
醉尉呵
醉尉嗔
龍城守
灞陵老將
灞亭誰畏李將軍
耽酒尉
犯夜醉歸
呵止故將軍
輕鞭犯夜
亭逢李廣騎
小尉呵
夜行觸尉
醉尉怒呵
灞陵故將軍
困醉尉
輕鞍犯夜
亭逢李廣
醉尉呵李廣
相關(guān)人物李廣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
頃之,家居數(shù)歲。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lán)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閒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刮驹唬骸附駥④娚胁坏靡剐?,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列傳〉~2443~
數(shù)歲,與故潁陰侯屏居藍(lán)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刮驹唬骸附駥④娚胁坏靡剐?,何故也!」宿廣亭下。居無何,匈奴入遼西,殺太守,敗韓將軍。韓將軍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上書自陳謝罪。上報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司馬法曰:『登車不式,遭喪不服,振旅撫師,以征不服;率三軍之心,同戰(zhàn)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伏;是以名聲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鄰國』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于將軍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罪,豈朕之指哉!將軍其率師東轅,彌節(jié)白檀,以臨右北平盛秋?!箯V在郡,匈奴號曰「漢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入界。
簡釋
故將軍:指舊時之將軍,或喻失勢之人。宋陸游《余為成都帥師參議成將軍漢卿相從無虛日為賦此詩》:“山中豈識故將軍,但怪英姿凜不群?!?/p>
灞陵夜獵:指舊有權(quán)位已失,受人欺侮。唐李商隱《少年》:“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zhuǎn)蓬?!?/p>
飛將:指李廣?;蚍褐蛤斢律茟?zhàn)的將軍。唐王昌齡拙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醉尉:指勢利小人。唐杜甫《南極》:“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p>
例句
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
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灞陵老將無功業(yè),猶憶當(dāng)時夜獵歸。
伊陽耽酒尉,朗詠醉醒新。
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
朱門無復(fù)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
雪滿衣裳冰滿須,曉隨飛將伐單于。
漢家飛將下天來,馬箠一揮門洞開。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遠(yuǎn)。
行聞漢飛將,還向皋蘭宿。
嘗聞漢飛將,可奪單于壘。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身承漢飛將,束發(fā)即言兵。
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筑壇。
弟兄間世真飛將,貔虎歸時似故鄉(xiāng)。
虜塵如霧昏亭障,隴首年年漢飛將。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
鐵嶺探人迷鳥道,陰山飛將濕貂裘。
雙旌漢飛將,萬里授橫戈。
典故灞橋風(fēng)雪
灞橋驢背
風(fēng)雪灞橋
灞橋詩思
灞陵橋畔
騎驢上灞橋
雪里騎驢
蹇驢吟影
驢背敲詩
覓句灞橋
騎驢老子
灞橋詩句
灞橋翁
蹇驢灞橋
橋邊得句
詩情似灞橋
詩興屬騎驢
霸橋聳詩肩
灞橋狂吟客
驢背上無詩思
覓句霸陵道
詩情灞橋生
詩在驢背上
小橋風(fēng)雪成詩處
《北夢瑣言》卷七
唐相國鄭綮,雖有詩名,本無廊廟之望。嘗典廬州,吳王楊行密為本州步奏官,因有遺闕而笞責(zé)之。然其儒懦清慎,弘農(nóng)常重之。昭宗時,吳雄據(jù)淮海,朝廷務(wù)行姑息,因盛言鄭公之德,由是登庸,中外驚駭。于是皇綱已紊,四方多故。相國既無施展,事必依違。太原兵至渭北,天子震恐,渴于攘卻之術(shù),相國奏對,請于文宣王謚號中加一「哲」字。其不究時病,率此類也。同列以其忝竊,每譏侮之。相國乃題詩于中書壁上,其詞曰:「側(cè)坡蛆昆崙,蟻子競來拖。一朝白雨下,無鈍無嘍啰(商本作「類羅?!梗!挂庹咭詴r運將衰,縱有才智,亦不能康濟(jì),當(dāng)有玉石俱焚之慮也。時亦然之。相國《題老僧》詩云:「日照西山雪,老僧門未開。凍瓶黏柱礎(chǔ),宿火燄爐灰。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钩T疲骸复嗽妼賹?,可以稱衡,重輕不偏也?!够蛟唬骸赶鄧行略姺??」對曰:「詩思在灞橋風(fēng)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
簡釋
騎驢索句:指吟詩。宋范成大《北門覆舟山道中》;“騎驢索句當(dāng)年事,歲暮騷人不自聊?!?/p>
《南史》卷九《陳武帝本紀(jì)》
陳高祖武皇帝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里人。姓陳氏。其本甚微,自云漢太丘長寔之后也?!垡粤禾毂O(jiān)二年癸未歲生。少俶儻有大志,長于謀略,意氣雄杰,不事生產(chǎn)。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shù),多武藝,明達(dá)果斷,為當(dāng)時推服。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顏,垂手過膝。嘗游義興,館于許氏,夢天開數(shù)丈,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納之帝口,及覺,腹內(nèi)猶熱,帝心獨喜。初仕鄉(xiāng)為里司,后至建鄴為油庫吏,徙為新喻侯蕭映傳教,勤于其事,為映所賞。及映為吳興太守,甚重帝,謂僚佐曰:「此人將來遠(yuǎn)大,必勝于我?!辜坝碁閺V州,帝為中直兵參軍,隨之鎮(zhèn),映令帝招集士馬?!ㄌ蕉辏┚旁滦脸螅旱圻M(jìn)帝位相國,總百揆,封十郡為陳公,備九錫之禮,加璽紱,遠(yuǎn)游冠,綠綟綬,位在諸侯王上?!ㄊ拢┬廖?,梁帝禪位于陳。
典故慚兒子
王霸慚
兒曹羞
兒頑同王霸
休慚令孤子
相關(guān)人物王霸
《后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列傳·王霸妻〉~2782~
太原王霸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霸少立高節(jié),光武時,連徵不仕。霸已見逸人傳。妻亦美志行。初,霸與同郡令狐子伯為友,后子伯為楚相,而其子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書于霸,車馬服從,雍容如也。霸子時方耕于野,聞賓至,投耒而歸,見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視。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臥不起。妻怪問其故,始不肯告,妻請罪,而后言曰:「吾與子伯素不相若,向見其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而我兒曹蓬發(fā)歷齒,未知禮則,見客而有慚色。父子恩深,不覺自失耳?!蛊拊唬骸妇傩耷骞?jié),不顧榮祿。今子伯之貴孰與君之高?柰何忘宿志而慚兒女子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終身隱遁。
典故擊缶歌
耳熱歌
唱嗚嗚
仰天擊缶
唱莫烏烏
歌秦缶
擊缶歌嗚嗚
擊缶呼天
耳熟酒酣
歌余耳熱
熱我醉時耳
葛嗚嗚
擊缶鳴鳴
烏烏歌霸
《漢書》卷六十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列傳·楊敞·(子)楊惲〉~2894~
惲既失爵位,家居治產(chǎn)業(yè),起室宅,以財自娛。歲馀,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孫會宗,知略士也,與惲?xí)G戒之,為言大臣廢退,當(dāng)闔門惶懼,為可憐之意,不當(dāng)治產(chǎn)業(yè),通賓客,有稱譽(yù)。惲宰相子,少顯朝廷,一朝以晻昧語言見廢,內(nèi)懷不服,報會宗書曰: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歲時伏臘,亨羊炰羔,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shù)人,酒后耳熱,仰天拊缶而呼烏烏。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褎低卬,頓足起舞,誠淫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惲幸有馀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惲者,猶隨風(fēng)而靡,尚何稱譽(yù)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義,??植荒芑裾撸浯蠓蛞庖?;明明求財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构省傅啦煌幌酁橹\?!菇褡由邪驳靡郧浯蠓蛑贫?zé)仆哉!唐·顏師古注:「李斯上書云:『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呼烏烏快耳者,真秦聲也。』是關(guān)中舊有此曲也?!?/span>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2543~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jìn)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閒、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dāng)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書中·與吳質(zhì)書〉~897~
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dāng)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
典故相關(guān)人物黃霸
龔遂
參考典故黃霸
龔遂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序》
及至孝宣,繇仄陋而登至尊,興于閭閻,知民事之艱難。自霍光薨后始躬萬機(jī),厲精為治,五日一聽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職而進(jìn)。及拜刺史守相,輒親見問,觀其所繇,退而考察所行以質(zhì)其言,有名實不相應(yīng),必知其所以然。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為太守,吏民之本也,數(shù)變易則下不安,民知其將久,不可欺罔,乃服從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書勉厲,增秩賜金,或爵至關(guān)內(nèi)侯,公卿缺則選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漢世良吏,于是為盛,稱中興焉。若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yán)延年、張敞之屬,皆稱其位,然任刑罰,或抵罪誅。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生有榮號,死見奉祀,此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fēng)矣。
例句
共躡華胥夢,龔黃安足尋。
晉楚忙忙起戰(zhàn)塵,龔黃門外有高人。
心似白云歸帝鄉(xiāng),暫停良畫別龔黃。
班升鴛鷺頻經(jīng)歲,任佐龔黃必暫時。
有期追永遠(yuǎn),無政繼龔黃。
每揖龔黃事,還陪李郭舟。
《后漢書》卷二十〈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王霸〉~735~
及王郎起,光武在薊,郎移檄購光武。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將以擊郎。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之,霸慚懅而還。光武即南馳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后,從者皆恐。及至虖沱河,候吏還白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jì)。官屬大懼。光武令霸往視之。霸恐驚眾,欲且前,阻水,還即詭曰:「冰堅可度?!构賹俳韵病9馕湫υ唬骸负蚶艄Z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護(hù)度,未畢數(shù)騎而冰解。光武謂霸曰:「安吾眾得濟(jì)免者,卿之力也?!拱灾x曰:「此明公至德,神靈之祐,雖武王白魚之應(yīng),無以加此?!刮涔庵^官屬曰:「王霸權(quán)以濟(jì)事,殆天瑞也?!挂詾檐娬?,爵關(guān)內(nèi)侯。既至信都,發(fā)兵攻拔邯鄲。霸追斬王郎,得其璽綬。封王鄉(xiāng)侯。
典故黃潁川
相關(guān)人物黃霸
參考典故征黃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黃霸傳》
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人也,以豪桀役使徙云陵。霸少學(xué)律令,喜為吏,武帝末以待詔入錢賞官,補(bǔ)侍郎謁者,坐同產(chǎn)有罪劾免。后復(fù)入谷沈黎郡,補(bǔ)左馮翊二百石卒史。馮翊以霸入財為官,不署右職,使領(lǐng)郡錢谷計。簿書正,以廉稱,察補(bǔ)河?xùn)|均輸長,復(fù)察廉為河南太守丞?!瓡奂次?,在民間時知百姓苦吏急也,聞霸持法平,召以為廷尉正,數(shù)決疑獄,庭中稱平?!砸酝鈱拑?nèi)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徵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發(fā)民治馳道不先以聞,又發(fā)騎士詣北軍馬不適士,劾乏軍興,連貶秩。有詔歸潁川太守官,……后數(shù)月,徵霸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五鳳三年,代丙吉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戶?!瓰樨┫辔鍤q,甘露三年薨,謚曰定侯。
例句
黃霸寧淹留,蒼生望騰鶱。
黃霸官猶屈,蒼生望已愆。
蒼生已望君,黃霸寧久留。
倘令黃霸在,今日恥同年。
黃霸初臨郡,陶潛未罷官。
先揖耿弇聲寂寂,今看黃霸事?lián)湏湣?
庾公興不淺,黃霸鎮(zhèn)每靜。
昔在堯四岳,今之黃潁川。
籍甚黃丞相,能名自潁川。
由來黃霸去,自有上臺期。
四子醉時爭講德,笑論黃霸屈為邦。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序》
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書勉厲,增秩賜金,或爵至關(guān)內(nèi)侯,公卿缺則選諸所表以次用之。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黃霸傳》
天子以霸治行終長者,下詔稱揚曰:「穎川太守霸,宣布詔令,百姓鄉(xiāng)化,……其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黃金百斤,秩中二千石?!?/span>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黃霸〉~3629~
勝又口薦霸于上,上擢霸為揚州刺史。三歲,宣帝下詔曰:「制詔御史:其以賢良高第揚州刺史霸為潁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賜車蓋,特高一丈,別駕主簿車,緹油屏泥于軾前,以章有德?!?/span>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黃霸傳》
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人也,以豪桀役使徙云陵?!瓡奂次?,在民間時知百姓苦吏急也,聞霸持法平,召以為廷尉正,數(shù)決疑獄,庭中稱平。守丞相長史,坐公卿大議廷中知長信少府夏侯勝非議詔書大不敬,霸阿從不舉劾,皆下廷尉,系獄當(dāng)死。霸因從勝受尚書獄中,再隃冬,積三歲乃出,語在勝傳。勝出,復(fù)為諫大夫,令左馮翊宋畸舉霸賢良。勝又口薦霸于上,上擢霸為揚州刺史。三歲,宣帝下詔曰:「制詔御史:其以賢良高第揚州刺史霸為潁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賜車蓋,特高一丈,別駕主簿車,緹油屏泥于軾前,以章有德。」時上垂意于治,數(shù)下恩澤詔書,吏不奉宣。太守霸為選擇良吏,分部宣布詔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郵亭鄉(xiāng)官皆畜雞豚,以贍?寡貧窮者,然后為條教,置父老師帥伍長,班行之于民間,勸以為善防奸之意,及務(wù)耕桑,節(jié)用殖財,種樹畜養(yǎng),去食谷馬。米鹽靡密,初若煩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吏民見者,語次尋繹,問它陰伏,以相參考。嘗欲有所司察,擇長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郵亭,食于道旁,烏攫其肉。
典故遮歸路
臥車轍
相關(guān)人物侯霸
秦彭
《昭明文選》卷五十九〈墓志·碑文下·齊故安陸昭王碑文〉~2552~
攀車臥轍之戀,爭涂忘遠(yuǎn);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彌結(jié)。唐·李善注:「《東觀漢記》曰:『秦彭,字國平,為開陽城門候。后拜潁川太守,老弱攀車,啼號填道。又曰:侯霸,字君房。王莽敗,霸保守臨淮。更始元年,遣謁者侯盛赍璽書徵霸。百姓號呼哭泣遮使者,或當(dāng)?shù)琅P,皆曰:愿復(fù)留霸期年?!弧?/span>
《白氏六帖》卷二十一《刺史門》
侯霸……被征,百姓攀轅臥轍,不許去。
簡釋
臥車轍:指地方官因治理有方而深受百姓擁戴。唐劉長卿《奉餞鄭中丞罷浙西節(jié)度還京》:“五馬嘶城隅,萬人臥車轍。”
例句
懸旌風(fēng)肅肅,臥轍淚紛紛。
五馬嘶城隅,萬人臥車轍。
攀轅人共惜,解印日無多。
樹皆人尚愛,轅即吏曾攀。
解龜逾臥轍,遣騎覓扁舟。
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
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誰論重德光青史,過里猶歌臥轍風(fēng)。
《史記》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黃霸,家在陽夏,以役使徙云陽。以廉吏為河內(nèi)守丞,遷為廷尉監(jiān),行丞相長史事。坐見知夏侯勝非詔書大不敬罪,久系獄三歲,從勝學(xué)尚書。會赦,以賢良舉為揚州刺史,潁川太守。善化,男女異路,耕者讓畔,賜黃金百斤,秩中二千石。居潁川,入為太子傅,遷御史大夫。五鳳三年,代邴吉為丞相。封千八百戶。
《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224~
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于齊,而習(xí)之于鬼谷先生?!K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乃投從約書于秦。秦兵不敢窺函谷關(guān)十五年。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2279~
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xué)術(shù),蘇秦自以不及張儀?!K秦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然恐秦之攻諸侯,敗約后負(fù),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張儀曰:「子始與蘇秦善,今秦已當(dāng)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張儀于是之趙,上謁求見蘇秦。蘇秦乃誡門下人不為通,又使不得去者數(shù)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仆妾之食。因而數(shù)讓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子不足收也?!怪x去之。張儀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事,獨秦能苦趙,乃遂入秦。蘇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張儀,天下賢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獨張儀可耳。然貧,無因以進(jìn)。吾恐其樂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為我陰奉之?!鼓搜在w王,發(fā)金幣車馬,使人微隨張儀,與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車馬金錢,所欲用,為取給,而弗告。張儀遂得以見秦惠王。惠王以為客卿,與謀伐諸侯?!鼗萃跏辏构尤A與張儀圍蒲陽,降之。儀因言秦復(fù)與魏,而使公子繇質(zhì)于魏。儀因說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無禮?!刮阂蛉肷峡?、少梁,謝秦惠王?;萃跄艘詮垉x為相,更名少梁曰夏陽。儀相秦四歲,立惠王為王。居一歲,為秦將,取陜。筑上郡塞?!饭唬喝龝x多權(quán)變之士,夫言從衡彊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夫張儀之行事甚于蘇秦,然世惡蘇秦者,以其先死,而儀振暴其短以扶其說,成其衡道。要之,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
《后漢書》卷二十〈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王霸〉~734~
王霸字元伯,潁川潁陽人也。世好文法,父為郡決曹掾,霸亦少為獄吏。常慷慨不樂吏職,其父奇之。遣西學(xué)長安。漢兵起,光武過潁陽,霸率賓客上謁,曰:「將軍興義兵,竊不自知量,貪慕威德,愿充行伍。」光武曰:「夢想賢士,共成功業(yè),豈有二哉!」遂從擊破王尋、王邑于昆陽,還休鄉(xiāng)里?!肮馕錇榇笏抉R,以霸為功曹令史,從度河北。賓客從霸者數(shù)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fēng)知勁草?!辜巴趵善穑馕湓谒E,郎移檄購光武。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將以擊郎。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之,霸慚懅而還。光武即南馳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后,從者皆恐。及至虖沱河,候吏還白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jì)。官屬大懼。光武令霸往視之。霸恐驚眾,欲且前,阻水,還即詭曰:「冰堅可度?!构賹俳韵?。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語也?!顾烨啊1戎梁?,河冰亦合,乃令霸護(hù)度,未畢數(shù)騎而冰解。光武謂霸曰:「安吾眾得濟(jì)免者,卿之力也。」霸謝曰:「此明公至德,神靈之祐,雖武王白魚之應(yīng),無以加此。」武光謂官屬曰:「王霸權(quán)以濟(jì)事,殆天瑞也?!挂詾檐娬絷P(guān)內(nèi)侯。既至信都,發(fā)兵攻拔邯鄲。霸追斬王郎,得其璽綬。封王鄉(xiāng)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