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8,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分類詞匯(續(xù)上)
摟包兒
談話會
風里言風里語
便函
旁聽席
手力資
軍便服
臨時工
《國語辭典》:摟包兒(摟包兒)  拼音:lōu bāo ér
1.兜攬受委托的生意。
2.非正式的負重運送工人。也作「摟包兒匠」。
《國語辭典》:談話會(談話會)  拼音:tán huà huì
1.討論會。如:「我們不定期舉辦談話會,互相交換心得?!?br />2.不足法定人數的非正式會議。
《漢語大詞典》:風里言風里語(風裏言風裏語)
非正式地用話語透露出來。《金瓶梅詞話》第二五回:“他每日吃醉了,在外風里言風里語駡我?!?span id="idd4m9a" class="book">《紅樓夢》第三二回:“我近來看著 云姑娘 的神情兒,風里言風里語的,聽起來,在家里一點兒做不得主。”《醒世姻緣傳》第七回:“我只風里言風里語的,一像家里取了個唱的,如今通不理媳婦兒,把媳婦兒一氣一個死。”
《國語辭典》:便函  拼音:biàn hán
非正式公文的書信,在格式及稱謂上均較公文簡略。
《國語辭典》:旁聽席(旁聽席)  拼音:páng tīng xí
在會議廳和法庭內,特為旁聽者專設的坐席。如:「旁聽席的聽眾請肅靜?!?/div>
《漢語大詞典》:手力資(手力資)
唐 代一種非正式俸祿的補貼。 唐 代配給官員勞役,服役者如不當班,可繳代役金,或由度支部 門 撥錢發(fā)給。 唐 李肇 翰林志:“度支月給手力資四人,人錢三千五百?!?/div>
《漢語大詞典》:軍便服(軍便服)
不同于一般便衣的非正式的軍用服裝。 老舍 《茶館》第三幕:“ 沈處長 進來,穿軍便服;高靴、帶馬刺;手執(zhí)小鞭?!?/div>
《國語辭典》:臨時工(臨時工)  拼音:lín shí gōng
1.只做短時間或臨時性工作的人。如:「他利用寒暑假在速食店當臨時工?!?br />2.短時間的臨時性工作。如:「他靠打臨時工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