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顧可宗,字與因,號古泉,無錫人,乙酉舉人。顧可久同宗弟,顧晟章叔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8
【介紹】:
明浙江慈溪人,字曰翔,號遠(yuǎn)齋。嘉靖十一年進士。歷福建布政司參議。以御倭功,遷四川按察副使,致仕。
維基顧(1496年—1567年),字曰翔,號遠(yuǎn)齋,浙江寧波府慈溪縣人。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舉人,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會試第九十四名,三甲第二百三十二名進士。吏部觀政,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十六年(1537年)八月遇父喪丁憂,辭去官職,守完喪后,復(fù)職兵部,升員外郎,受提拔至河南按察司僉事,遷福建參議,因抵御倭寇有功,遷四川按察司副使,四十一年(1562年)正月考察去職。晚年致仕回鄉(xiāng)。隆慶元年(1567年)卒,年七十二。
人物簡介
維基顧承芳(1497年—?),字子譽,直隸鳳陽府臨淮縣人,民籍。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名,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第三甲第三十五名進士。官浙江馀姚縣知縣。入為戶部員外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行之,號九嵏山人。嘉靖七年舉人。工畫,長于詩文,才華瑋麗。會試不第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0—1558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武祥,號雍里。嘉靖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江西右布政使,未赴任,疏請致仕。為人敦厚,嗜文學(xué),常閉門讀書,自奉如寒素。有《就正編》、《疣贅錄》。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武祥,昆山人。嘉靖癸未進士,累官江西右布政使有疣贅集
維基顧夢圭(1500年—1558年),字武祥,號雍里,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人。顧夢圭是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癸未科進士,獲授刑部浙江司主事,改官南京吏部稽勛司主事,遷任驗封司郎中,應(yīng)詔時上陳言論六事,尤其論及宦官鎮(zhèn)守的害處,得旨撤還。升廣東布政司參議,上疏停止采珠,未得回應(yīng)。都御史陶諧請求剿滅山西猺民,清空其地遷移居民,顧夢圭指出猺民不宜盡殺,而新遷入者也會害怕被吞噬,土兵也會厭棄猺山荒落,一定不能居住,后事如他所料。遷江西左參議,因父親去世回鄉(xiāng),服除后擢官山東副使,十七年(1538年)二月改任河南提學(xué)副使,轉(zhuǎn)福建左參政,平定連江、壽寧、松溪的流寇,升為按察使,二十二年三月升江西右布政使,行至建寧,疾病發(fā)作,上疏乞求致仕回鄉(xiāng),當(dāng)時僅年過四十。他為人敦厚,到每處也會閉戶讀書,自比如寒素,在外省并不快樂,曾對親人說曰:「北河權(quán)船者邪!」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卒,享年五十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山東博興人,字孔振。正德十二年進士。嘉靖初,官刑部郎中,以議大禮忤旨,出為汝寧知府,官至太仆寺卿。
維基顧鐸(1488年—16世紀(jì)—?),字孔振,號南田,山東青州府博興縣西隅人,軍籍。明朝官員、進士出身。顧友之子。正德十一年(1516年),山東鄉(xiāng)試中第十名舉人。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會試第五十四名,三甲一百三十名進士,兵部觀政,授浙江山陰縣知縣,擢升刑部河南司主事。嘉靖三年,大禮議事件中反對明世宗而下廷杖;嘉靖四年(1525年),升任刑部員外郎。嘉靖七年(1528年),任刑部郎中,出為河南汝寧府知府,后改任開封府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知府晉河南按察司副使、分巡信陽道。嘉靖十六年(1537年),升任陜西行太仆寺卿。嘉靖十七年,致仕辭職。
人物簡介
維基顧四科(1501年—?),字齊賢,號六泉,浙江錢塘縣人。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會試第二百五十二名,二甲第十名進士。觀刑部政,授刑部主事,升員外郎。嘉靖十九年(1540年)出為福建漳州府知府,歷升陜西提學(xué)副使、湖廣左參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升陜西按察使。歷湖廣右布政使、山東左布政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2—1575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一作太倉人,字伯剛,一字子奇,號懷東。嘉靖十一年進士。除余姚知縣,征為禮科給事中。十七年冬疏請赦楊慎、馬錄、馮恩、呂經(jīng)等,懲吳璋、葉凝秀,忤旨廷杖,編管保安州。往來塞上,幾三十年。穆宗立,召為南京通政參議,歷太仆卿。未幾,致仕,萬歷初卒。有《太仆寺志》、《東白草堂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伯剛,太倉州人。嘉靖壬辰進士,除知馀姚縣擢禮科給事中以言事貶管保安隆慶初起官歷太仆寺卿有東白草堂集
維基顧存仁(1502年—1573年),字伯剛,號懷東, 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屬江蘇?。┤?,民籍。顧存仁由府學(xué)生中式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一百五十三名、廷試三甲第四十二名進士,刑部觀政,授任浙江馀姚知縣,選授禮科給事中,十五年六月奉命往四川勘查都司劉永昌事。嘉靖十七年(1538年)十一月,因上疏獲罪,被廷杖六十,黜為民,編管保安州(今河北涿鹿),居塞外近三十年。明穆宗即位(1567年),召為南京通政使司右參議、順天府丞、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寺卿。隆慶四年,疏請“嚴(yán)督解運”,“謂各州縣解銀解馬,多被包攬,倩身中途侵換,宜嚴(yán)行禁革”。曾聘請歸有光修《太仆寺志》,書成,乞歸。明神宗萬歷初年(1573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3—1581
【介紹】:
明揚州府江都人,字君錫。顧仕隆子。嘉靖七年襲鎮(zhèn)遠(yuǎn)侯,授五年營坐營,歷漕運總兵官,移鎮(zhèn)兩廣。后鎮(zhèn)淮,御倭寇有功,入總京營。隆慶時乞休。萬歷時起掌左軍都督府,致仕。卒謚榮僖。
人物簡介
維基顧廉(1505年—?),字惟簡,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民籍。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十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四名,登第三甲第四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顧玉柱(1505年—1569年),字邦石,號一江,直隸常熟縣人。嘉靖十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名舉人,十一年(1532年)壬辰年會試第四十名,二甲十三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南京工部主事,升工部員外郎、郎中,嘉靖二十五年任山西代州知州,二十六年(1547年)任直隸大名府知府。累官山東副使,卒年六十五。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四釋永顧,字本源,號性庵,鄞人也。十歲喪母,能執(zhí)喪禮如成人,服釋,出家從四明都綱竹庵得度,篤意釋典,旁通文藝,既而謁南京僧錄唯庵實,命和本宗偈有云:“三十世生一念有,五千經(jīng)旨片言該?!蔽ㄢ钟燃悠髦兀瑸闀鵂钍陶?,轉(zhuǎn)懺首。會杭之梵天闕席,唯庵命永顧主之,凡七載,刺血書《妙法華》、《阿彌陀經(jīng)》。僧錄心田霔延為大報恩寺都講,闡揚法華奧旨,聽者川涌,若陸參政友諒、中書姜孟圭咸執(zhí)弟子禮。后詢駙馬都尉沐公、冢宰黃公、宗伯王公杜公、太常鄭公請,主上天竺。至則啟滯覺迷,舉廢興墜,為之一新,凡十年。有都剛之命,表率九邑,勤劬十稔,無少瑕颣。所著有《講貫結(jié)偈》、《朝野賡歌》、《山居倡和》、《缶音》等集。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一云,秀水人,寓南潯。詩見吳興藝文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