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浙江歸安人。萬歷四十七年進(jìn)士。官池州知府。有《九華山志》。
維基顧元鏡(?—1650年),字初七,號明靜先生,明朝末年官員,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歸安縣烏鎮(zhèn)人。明神宗萬歷三十四年丙午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顧元鏡中己未科二甲第六名進(jìn)士。崇禎年間官至池州府知府、徽池太兵備副使、山東左布政使。1646年,他和蘇觀生在廣州擁立唐王朱聿??即皇帝位,年號紹武,顧元鏡被任命為東閣大學(xué)士。清軍南下,攻克廣州,紹武政權(quán)滅亡,顧元鏡降清。1650年,卒于韶州。妻楊氏,兩子顧澹初、顧鴻雯。
人物簡介
維基顧之?。?611年—1650年),字仲容,南直隸吳江人,賜同進(jìn)士出身。顧之俊是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次年十六年(1643年)登進(jìn)士,授奉化知縣,錢肅樂倡義,首先以兵餉響應(yīng)。隆武年間遷浙江道御史、江西巡按。監(jiān)國魯王入閩,召故官,見鄭彩專政,參劾之。福建淪陷,入廣東,改廣東道御史,著剛直聲。永歷二年李成棟反正,隨駕,上天地人三策、水火藥三用,遷廣東巡按,后卒于肇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3—1682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后,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明諸生。青年時“感四國之多虞,恥經(jīng)生之寡術(shù)”,發(fā)憤為經(jīng)世致用之學(xué)。曾參加昆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后漫游南北,屢謁明陵。所至每墾田度地,結(jié)交豪杰之士,為光復(fù)計。最后定居華陰。其時西南永歷政權(quán)已覆滅,仍不忘恢復(fù)。曾出雁門,至大同,有所營謀。卒于曲沃。其學(xué)以“博學(xué)于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xué)與行、治學(xué)與經(jīng)世為一,于經(jīng)史兵農(nóng)音韻訓(xùn)詁以及典章制度,無所不通。旅行中載書自隨,考察山川險要,土物民風(fēng),隨時發(fā)書查核??滴蹰g被舉鴻博,堅拒不就。著作繁多,而畢生心力所注,在《日知錄》一書,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xué)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一顧炎武,初名絳,字寧人,昆山人。明諸生。從祀孔廟。有《亭林集》。
詞學(xué)圖錄顧炎武(1613-1682) 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學(xué)者尊為亭林先生。江蘇昆山人。思想家、史學(xué)家、語言學(xué)家。曾參加抗清斗爭,后來致力于學(xué)術(shù)研究。其學(xué)術(shù)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學(xué)唯心主義之玄學(xué),重客觀調(diào)查研究,開一代之新風(fēng),提出"君子為學(xué),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強(qiáng)調(diào)做學(xué)問必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日知錄》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zé)焉。"晚年重經(jīng)學(xué)考證,考訂古音,分古韻為10部,為清代古韻學(xué)開山祖,對切韻學(xué)亦有貢獻(xiàn)。有《日知錄》32卷、《音學(xué)五書》38卷、《古音表》3卷、《易音》3卷、《詩本音》10卷、《唐韻正》20卷、《音論》3卷、《金石文字記》6卷、《天下郡國利病書》100卷等。
人物簡介
維基顧仁(?—1655年),江南鎮(zhèn)江府丹徒縣(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順治四年(1647年),登進(jìn)士,授寶慶府推官。后改任刑部主事。順治十二年(1655年),任順天巡按御史。因索賄下獄論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5—?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長洲人,字開林。明季諸生。入清后,奉母隱居。好讀書,以貧不能購,常手自抄寫。尤嗜古金石文字。有詩文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7—1679
【介紹】:
清浙江嘉善人,字子顧,號顧庵。順治九年進(jìn)士,授編修,官侍講學(xué)士。多識掌故。工詩。填詞與曹申吉齊名,稱南北二曹。罷歸后,優(yōu)游田園間。有《南溪文略》、《南溪詞》。(《清史列傳》卷七〇)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六曹爾堪,字子顧,號顧庵,嘉善人。順治壬辰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侍講學(xué)士。有《杜鵑亭》、《南溪》、《客裝里音》等集。
詞學(xué)圖錄曹爾堪(1617-1679) 字子顧,號顧庵。浙江嘉善人。清順治九年(1652)進(jìn)士。授編修,遷侍讀,擢侍講學(xué)士。因受清圣祖賞識見嫉于人,被誣下獄削籍歸。優(yōu)游林泉,吟詠唱酬終老。其詩風(fēng)格清麗,人許為入大歷之室,王士禛選其詩入《八家詩選》。其文沐浴潤澤于唐宋八大家。又工詞,為柳洲詞派主將,與曹貞吉并稱"南北二曹",詞品在蘇軾、陸游之間。有《南溪文略》、《南溪詩略》。詞集名《南溪詞》。
簡介記二十年前,與顧庵相樂也。每當(dāng)湖山宴集,毫墨淋漓,酒旗歌扇,逢迎不暇,此真少時之極致矣。顧庵既登上第,直內(nèi)廷,簪筆視草,飛聲京洛,忽以細(xì)故下吏,放歸草廬,而余襆被灌園,已及十載。握手相看,顛毛半白,回思二十年前之樂,恍焉如夢,其能無慨于心乎?獨詩歌興會,至老不衰。予間以花草之馀,度曲梨園,陶寫絲竹,而顧庵出所著近詞,一唱三嘆,遂使鐵板承前,紅牙侍后,狂奴故態(tài),吾兩人可相視而笑矣。予惟近日詞家,烘寫閨襜,易流狎昵;蹈揚湖海,動涉叫囂,二者交病。顧庵獨以深長之思,發(fā)大雅之音,如桐露新流,松風(fēng)徐舉,秋高遠(yuǎn)唳,霽晚孤吹,第其品格,應(yīng)在眉山、渭南之間。會須訶周柳為小兒,嗤辛劉為傖父,予又何人,敢與較長絜短哉。假使今日有上官昭容秤量天下,則顧庵必受明月夜珠之寵,而予則紙落如飛矣。又使今日有旗亭妙伎,雙鬟發(fā)聲,則顧庵必擅黃河遠(yuǎn)上之名,而予且未得書壁。然則顧庵之詞,予豈惟不敢望肩背,雖欲品題甲乙,亦不能贊一辭也,蓋新城王阮亭亟稱之矣,曰學(xué)士詞,其源出于豳風(fēng),一洗鄭衛(wèi),予嘗以為知言。吳門尤侗悔庵撰。
清詩別裁集字子顧,浙江嘉善人。順治壬辰進(jìn)士,官侍講學(xué)士?!饘W(xué)士性英敏,所過山川厄塞,無不指掌形勢,人與之游,凡姓氏里居官爵與所覽詩文,積久不忘,即虞世南之行秘書,可移贈也。詩文頃刻成,同館無與爭捷者。
槜李詩系·卷二十六爾堪,字子顧,號顧庵;嘉善人,勛之長子。順治壬辰進(jìn)士,選庶吉士。兩冠閣試,授編修。扈從瀛臺南苑,世祖褒問,諭令與吳偉業(yè)同注唐詩。丁艱起補(bǔ),轉(zhuǎn)侍讀,旋升侍講學(xué)士。轉(zhuǎn)盼三擢,異數(shù)也。性強(qiáng)記,諸瑣屑事能舉其原委,人一見,輒不忘。若輿圖要害、山川形勢,指畫纖悉,聽者神竦,當(dāng)世以大用期之。無何詿誤鐫級,尋罷官歸。而優(yōu)游田園,皆二三老友選勝賦詩,間為遠(yuǎn)游,篇什益富。為詩清灑可諷,與宋荔裳、施愚山、沈繹堂、王阮亭、王西樵、汪苕文、程周量諸公稱,海內(nèi)八家。有南溪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長洲人,字小阮,號松交。順治四年進(jìn)士,歷任寧晉、山陰知縣,吏部員外郎,移疾歸。因反對巡撫朱國治以“震驚先帝之靈”迫害金人瑞、倪用賓等人,坐死,旋得旨還職歸里。仍以奏銷案落職,閑居數(shù)年卒。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顧鏞,字常孟,號勉齋,江蘇無錫人。順治丁亥進(jìn)士,歷仕戶部貴州司主事、廣東按察司副使。所至多皆惠政。所著有《群山閣集》全稿遺失僅存一卷。
維基顧鏞,字常孟,號勉齋,江南無錫人。清朝官員。顧鏞為順治四年(1647年)丁亥科進(jìn)士,任戶部貴州司主事,官至廣東按察司副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9—1664
【介紹】:
名或作眉。明末清初江南上元人,字眉生,一字眉莊,號橫波,又號智珠,亦號梅生。名妓,后為龔鼎孳妾,改姓徐,世又稱徐夫人。善音律,工詩畫,尤善畫蘭。入清后封為夫人。有《柳花閣集》。
詞學(xué)圖錄顧湄(1619-1664)本名顧媚,字眉生、眉莊、梅生,號橫波、智珠、善才君,人稱"橫波夫人",嫁龔鼎孳為妾后改名徐眉。上元(今南京)人?!?a target='_blank'>板橋雜記》:"莊妍靚雅,風(fēng)度超群。鬢發(fā)如云,桃花滿面,弓彎纖小,腰支輕亞"。 居眉樓,"綺窗繡,牙簽玉軸,堆列幾案;瑤琴錦瑟,陳設(shè)左右,香煙繚繞,檐馬丁當(dāng)",時人稱"迷樓"。通文史,工詩畫,所繪山水天然秀絕,尤善畫蘭。十八歲與李香君、王月等人參加揚州名士鄭元勛在南京所結(jié) "蘭社",時人以其畫風(fēng)追步馬守真,而姿容勝之,推為南曲第一。又精音律,嘗反串小生與董小宛合演《西樓記》、《教子》。
閨秀詞鈔·卷九又名眉,字眉生,號橫波,上元人,合肥龔鼎孳副室。有《柳花閣集》。
眾香詞眉生,莊妍靚雅,風(fēng)度超群,通文史,善畫蘭。家有梅樓,綺窗繡簾,牙簽玉軸,瑤琴錦瑟,寶鼎博山,羅列左右。歸合肥龔尚書芝麓,尚書豪雄,蓋代視金玉如泥沙,得眉娘佐之,益輕財好客,憐才下士,名譽(yù)盛于往時。客有求尚書詩文及乞畫蘭者,畫款所書“橫波夫人”是也。
婦人集顧夫人識局朗拔,尤擅畫蕙蘭,蕭散落拓,畦徑都絕,固當(dāng)是精神所寄。
南州草堂詞話龔芝麓尚書與橫波夫人夜泛舟西湖,作《丑奴兒令》四闋,自序云“五月十四夜,湖風(fēng)酣暢,月明如洗,繁星盡斂,天水一碧。偕內(nèi)人系艇子于寓樓下,剝菱煮芡,小飲達(dá)曙,人聲既絕,樓臺燈火,周視悄然。惟四山蒼翠,時時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獨為吾有,徘徊顧戀,不謂人世也。酒語情恬,因口占四調(diào),以紀(jì)其事。子瞻云‘何地?zé)o月,但少閑人。’如吾兩人,予則謂‘何地?zé)o閑人,無事尋事,如吾兩人者,未易多得爾。’”詞云“一湖風(fēng)漾當(dāng)樓月,涼滿人間。我與青山。冷淡相看不等閑。 藕花社榜疏狂約,綠酒朱顏。放進(jìn)嬋娟。今夜紗窗可忍關(guān)。”又云“木蘭掀蕩波光碎,人是乘潮。何處吹簫。輕逐流螢度畫橋。 白鷗睡熟金鈴悄,好是蕭條。多謝雙高。折簡明宵不用招。”又云“情癡每與銀蟾約,見了銷魂。爾許溫存。領(lǐng)受姮娥一笑恩。 戲拈梅子橫波打,越樣心疼。和月須吞。省得濃香不閉門?!庇衷啤扒遢x依約云鬟綠,水作菱花。蘇小夭斜。不見留人駐晚車。 湖山符牒誰能管,讓與天涯。如此豪華。除卻芳樽一味賒。” 雙高謂南北高峰也。
閨秀正始續(xù)集橫波,工畫蘭竹,龔尚書以為亞妻,改性陳,其元佩童氏在前明受孺人封。尚書仕國朝,當(dāng)?shù)梅獾洌细呱?,不入京,曰“我已受前朝封,今讓顧氏,可也?!睓M波遂得受封一品夫人。
畫徵錄眉生,工墨蘭,獨出己意,不襲前人法。眉生本金陵伎女,芝麓納為妾后改徐氏,故世又稱徐夫人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19—1689
【介紹】:
清江蘇吳江人,字茂倫,自號雪灘釣叟、雪灘頭陀。諸生。所選《唐詩英華》,盛行于世。另有《五朝詩鈔》、《明文英華》、《雪灘釣叟集》。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九顧有孝,字茂倫,吳江人。諸生。
清詩別裁集字茂倫,江南吳江人??h學(xué)生。○茂倫居釣雪灘,以選詩為事,唐律及本朝近體,皆有選本。詩稿亦未及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南華亭人,本名鏞,字震雉,號見山。順治九年進(jìn)士,授工部主事,累擢洮岷道僉事,卒于官。留心經(jīng)濟(jì),嘗著《河渠論》、《圖經(jīng)》。后浚瀏河、吳淞江,皆用其議。詩工樂府、七律,嘗與王廣心、施閏章等人唱和。兼善書畫。有《詩原》、《堪齋詩存》。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五顧大申,字震雉,號見山,江南華亭人。順治己丑進(jìn)士,歷官工部郎中。有《鶴巢詩存》。
清詩別裁集字震雉,江南華亭人,順治壬辰進(jìn)士,官工部侍郎。著有《鶴巢詩存》?!鹪崎g自陳臥子后,詩格漸衰,鶴巢古今體氣足神完,可以接武。
維基顧大申(1620年?—1674年?),初名鏞,字震雉,號見山,又號堪齋,江南省松江府華亭縣人,清朝官員、水利專家、書畫家。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與王廣心、彭賓等在郡城結(jié)“贈言社”。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進(jìn)士,授工部主事,督江寧蘆政。順治十四年(1657年)分司夏鎮(zhèn)河道,節(jié)約公款,以筑鎮(zhèn)城,又曾捐俸創(chuàng)設(shè)兩湖書院,人皆服其廉干。順治十八年(1661年)因奏銷案詿誤,左遷順天府通判,后丁憂,解任歸里,服闋,詔復(fù)其官??滴醵辏?663年)和宋征輿等共纂《松江府志》,分?jǐn)⑺⒈?、文苑??滴蹙拍辏?670年),蘇州、紹興一帶患水災(zāi),當(dāng)局采納其建議疏通婁江、吳江、松江,解決水患。十二年(1673年)出為陜西洮岷道僉事,卒于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621—1687
【介紹】:
明末清初湖北蘄州人,字黃公,號赤方。明貢生。康熙十八年,薦舉博學(xué)鴻詞科,以病辭。記誦淹博,著述甚富。有《白茅堂集》、《讀書集論》、《贉池錄》等。
滄海遺珠顧景星(1621-1687)字赤方,號黃公,湖北蘄州人,明末貢生,南明弘光朝時考授推官。入清后屢征不仕??滴跏四辏?679)薦舉博學(xué)鴻詞,稱病不就。著有《白茅堂集》《白茅堂詞》《南渡來耕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六顧景星,字赤方,一字黃公,蘄州人。明諸生??滴跫何磁e博學(xué)鴻詞。有《白茅堂集》。
詞學(xué)圖錄顧景星(1621-1687) 字黃公,一字赤方。湖北蘄州人。性穎悟,六歲能作賦,八九歲遍讀經(jīng)史,時稱圣童。與廣濟(jì)張仁熙、竟陵胡承諾皆著名江、漢間。為明貢生。馬士英使人密招,卻之,因浮家隱于淀湖??滴跏四?,舉"博學(xué)鴻儒"科,因病不試。杜門息影,翛然遺世。名其堂曰"白茅"。與施閏章友善,閏章為讎校其詩。景星記誦淹博,詩文雄贍,亦能曲。著述甚富,有《白茅堂集》四十六卷、《讀史集論》九卷、《潭池錄》一百十八卷、《顧氏列傳》十五卷、《南渡來耕集》七十三卷、《阮籍詠懷詩注》二卷、《李賀詩注》四卷、《虎媒記傳奇》、《曲錄》等。
清詩別裁集字黃公,湖廣蘄州人。著有《白茅堂集》。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顧鋌(1621-1699),字表民。清無錫人。廷樞五子,勉齋公季弟。順治八年(1651)副貢生。
人物簡介
維基莫與先,字大岸,一字兟子,自號顧洄老人,湖廣承天府潛江縣人。順治戊子拔貢,辛卯以尚書魁順天府,授云夢縣教授。登戊戌進(jìn)士,令高邑縣,踰年而引疾歸。年八十,愛作蠅頭細(xì)楷,手一卷不輟。著有《南陂詩》、《郇笈讀史》、《樂府》、《今是堂集》若干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長洲人,字佩堅。諸生。父顧繩治,明末官四川仁壽縣知縣,死于張獻(xiàn)忠軍。順治初,廷琦徒步入蜀,前后四年,屢瀕于死,卒扶父櫬歸。有《入蜀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