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9詞典 4分類詞匯 55
《國語辭典》:飄蕩(飄蕩)  拼音:piāo dàng
1.在空中隨風(fēng)飄動或在水面隨波浮動?!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同眾下海,遭風(fēng)飄蕩,不知所止?!?br />2.流浪、飄泊?!度龂萘x》第五五回:「念備一生飄蕩異鄉(xiāng),生不能侍奉二親,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br />3.飄搖動蕩。《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刑鮑司馬傳。鮑勛》:「往年龍舟飄蕩,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膽?!?/div>
《國語辭典》:飄飄蕩蕩(飄飄蕩蕩)  拼音:piāo piāo dàng dàng
輕飄浮晃的樣子。《西游記》第一回:「果獨(dú)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回大海波中?!埂独蠚堄斡洝返谝弧鸹兀骸妇弥?,耳目俱無,覺得自己的身體,飄飄蕩蕩,如隨長風(fēng)浮沉于云霞之際?!?/div>
分類:輕飄飄浮
《分類字錦》:春光飄蕩(春光飄蕩)
李商隱 今日春光太飄蕩,謝家輕絮沈郎錢。
分類:
《國語辭典》:神魂飄蕩(神魂飄蕩)  拼音:shén hún piāo dàng
心神恍惚,難以自持?!度龂萘x》第八回:「見繡簾內(nèi)一女子往來觀覷,微露半面,以目送情。布知是貂蟬,神魂飄蕩。」《老殘游記》第九回:「子平覺得翠眉含嬌,丹唇啟秀,又似有一陣幽香沁入肌骨,不禁神魂飄蕩?!挂沧鳌干窕険u蕩」。
《國語辭典》:飛揚(yáng)(飛揚(yáng))  拼音:fēi yáng
高舉飄揚(yáng)?!稘h書。卷一。高帝紀(jì)下》:「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yáng),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國語辭典》:飄飖(飄颻)  拼音:piāo yáo
1.隨風(fēng)飄動?!段倪x。曹植。雜詩六首之二》:「轉(zhuǎn)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fēng)?!挂沧鳌革h搖」。
2.凌風(fēng)飛翔。《文選。郭璞。游仙詩七首之六》:「升降隨長煙,飄飖戲九垓。」也作「飄搖」。
《國語辭典》:飄搖(飄搖)  拼音:piāo yáo
1.隨風(fēng)飄動。如:「陣陣清風(fēng)拂來,柳條兒輕輕飄搖,煞是好看?!挂沧鳌革h飖」。
2.凌風(fēng)飛翔?!稇?zhàn)國策。楚策四》:「奮其六翮而凌清風(fēng),飄搖乎高翔?!挂沧鳌革h飖」。
3.動蕩不安。如:「國家正處在風(fēng)雨飄搖中,全民當(dāng)團(tuán)結(jié)一致,同舟共濟(jì)?!挂沧鳌钙瘬u」。
《國語辭典》:搖兀(搖兀)  拼音:yáo wù
搖蕩。宋。蘇軾 好事近。湖上雨晴時詞:「獨(dú)棹小舟歸去,任煙波搖兀?!顾?。范成大 昱嶺詩:「竹輿搖兀走婆娑,石滑泥融側(cè)足過?!?/div>
分類:搖蕩飄蕩
《國語辭典》:飛飏(飛颺)  拼音:fēi yáng
高舉飄揚(yáng)?!冻o。宋玉。九辯》:「從風(fēng)雨而飛飏,以為君獨(dú)服此蕙兮?!埂段倪x。張衡。思玄賦》:「氛旄溶以天旋兮,蜺旌飄以飛飏?!?/div>
《國語辭典》:播蕩(播蕩)  拼音:bò dàng
遷徙流亡,居無定所?!蹲髠?。襄公二十五年》:「夏氏之亂,成公播蕩,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div>
《國語辭典》:浮蕩(浮蕩)  拼音:fú dàng
飄蕩?!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忽聞水聲潺湲,瀉出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div>
《漢語大詞典》:蕩飏(蕩颺)
飄揚(yáng);飄蕩。 唐 權(quán)德輿 《自桐廬如蘭溪有寄》詩:“風(fēng)前蕩颺雙飛蝶,花里間關(guān)百囀鶯。” 唐 趙氏 《雜言》詩:“杏花如雪柳垂絲,春風(fēng)蕩颺不同枝?!?元 湯式《哨遍·新建構(gòu)欄教坊求贊》套曲:“ 魯 麟呈瑞, 周 鳳來儀,天香蕩颺酒旗風(fēng),甘露調(diào)和落花泥?!?span id="uairaeh"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四一回:“ 越椒 見大將旗迎風(fēng)蕩颺,一箭射將下來?!?/div>
《漢語大詞典》:飄兀(飄兀)
飄蕩;擺動。 宋 歐陽修 《滄浪亭》詩:“豈如扁舟任飄兀,紅渠緑浪搖醉眠。” 清 黃景仁 《初更后有攜酒食至者欣然命酌即用前韻》:“杖如可化愁高寒,繩便堪梯怖飄兀。”
分類:飄蕩擺動
《漢語大詞典》:逸蕩(逸蕩)
(1).淫逸放蕩。列子·楊朱:“﹝ 夏桀 ﹞恣耳目之所娛,窮意慮之所為,熙熙然以至於死:此天民之逸蕩者也。” 清 許奉恩 里乘·甲與乙為善友:“若使坐食偷安,反恐逸蕩生事?!?br />(2).猶飄蕩。 晉 夏侯湛 《浮萍賦》:“因纖根以自滋兮,乃逸蕩乎波表?!?br />(3).超脫曠達(dá)。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卷上:“ 宋 臨州 太守 謝靈運(yùn) ,其源出於 陳思 ,雜有 景陽 之體,故尚巧似,而逸蕩過之,頗以繁蕪為累?!?唐 皎然 《讀〈張曲江集〉》詩:“逸蕩 子山 匹,經(jīng)奇 文暢 儔。”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二:“ 曾少詹 子啟 ,該博逸蕩,其才長於七言。”
《漢語大詞典》:飄突(飄突)
猶飄蕩。 元 倪瓚 《惻惻行》:“ 江 水亦浩漾,風(fēng)帆還飄突?!?明 李東陽 《雷公峽二十韻·族高祖提舉府君墓》:“避亂入 永新 ,孤身任飄突。”
分類: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