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獻馘(獻馘)  拼音:xiàn guó
古代戰(zhàn)爭時將敵人殺死,割下左耳以獻給君王?!对娊洝t旐?。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div>
《國語辭典》:俘馘  拼音:fú guó
獲敵而割下左耳。《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鄭文夫人芊氏、姜氏勞楚子于柯澤,楚子使師縉示之俘馘?!?/div>
《國語辭典》:斬馘(斬馘)  拼音:zhǎn guó
本指斬敵首割下左耳以記功。后泛指斬殺敵人。如:「斬馘甚眾」?!短普Z林。卷五。補遺》:「駙馬乘勝突刃,所向無前,斬馘擒生,殆逾五十?!姑?。梅鼎祚《玉合記》第一六出:「定須教斬馘擒王?!?/div>
《國語辭典》:黃馘(黃馘)  拼音:huáng xù
人面黃肌瘦的樣子?!肚f子。列御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漢語大詞典》:折馘
古代戰(zhàn)爭中殺死敵人割其左耳以數計功。左傳·宣公十二年:“吾聞致師者,右入壘,折馘、執(zhí)俘而還。” 杜預 注:“折馘,斷耳?!?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必折馘執(zhí)俘,然后賜勛?!?/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馘(執(zhí)馘)
詩·大雅·皇矣:“執(zhí)訊連連,攸馘安安?!?毛 傳:“馘,獲也。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馘?!?鄭玄 箋:“執(zhí)所生得者而言問之,乃獻所馘,皆徐徐以禮為之?!焙笠浴皥?zhí)馘”為殺敵獻功之稱。《孔子家語·致思》:“攘地千里,搴旗執(zhí)馘,唯 由 能之?!?唐 楊乘 《甲子歲書事》詩:“武士日曳柴,飛將競執(zhí)馘?!?/div>
《漢語大詞典》:訊馘(訊馘)
指古代戰(zhàn)爭中的俘虜和已斃之敵。訊,鞫訊所獲生俘;馘,割取死敵左耳以計功。禮記·王制:“出征,執(zhí)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鄭玄 注:“訊馘,所生獲、斷耳者?!?孔穎達 疏:“以生獲解訊,以斷耳解馘……訊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 宋 劉攽 《權涇原路兵馬鈐轄皇城使萬州團練使張之諫可轉兩資西上閣門使制》:“行陣之功,雖貴其訊馘;鎮(zhèn)守之重,實資其籌略?!?明 陳敬宗 《新建武學夫子廟碑記》:“執(zhí)有罪釋奠于學,以訊馘告,是皆王者仁義之師,宏綱大紀之要?!?/div>
《漢語大詞典》:馘截
割下敵人的耳朵。指誅戮。晉書·劉琨傳:“是歲, 元帝 轉 琨 為侍中、太尉,其餘如故,并贈名刀。 琨 答曰:‘謹當躬自執(zhí)佩,馘截二虜?!?/div>
《漢語大詞典》:剪馘
誅戮。南史·宋紀上·武帝:“ 裕 辭不獲命,遂總軍要,庶上憑祖宗之靈,下罄義夫之節(jié),翦馘逋逆,蕩清京華?!?/div>
分類:誅戮
《漢語大詞典》:馘俘
殺死和生俘的敵人(以割取左耳計數)。逸周書·世俘解:“太公 望 命御 方來 ,丁卯, 望 至,告以馘俘。”新五代史·唐明宗紀:“辛酉, 晏球 獻馘俘?!?/div>
《漢語大詞典》:禽馘
俘獲斬首。 清 李鴻章 《復張西園》:“賊於初七八日由 武定 、 陽信 、 海豐 北趨,十二日 湘 、 豫 各軍敗之於 鹽山 境內,禽馘甚眾?!?/div>
分類:俘獲斬首
《韻府拾遺 陌韻》:遭馘
蘇轍詩:安知書閣下。群子并遭馘。
《韻府拾遺 陌韻》:殘馘(殘馘)
唐書吐蕃傳贊:唐興四夷,唯吐蕃、回鶻號強雄。犯京師,掠近輔,殘馘華人。
《韻府拾遺 陌韻》:截馘
魏書李順傳:辟土開邊,隸首不紀,僵尸截馘,所在成觀。
《漢語大詞典》:隕馘(隕馘)
指戰(zhàn)敗被殺的人。 明 俞允文 《蟋蟀賦》:“復有千年積死之樹,孤軍隕馘之阬?!?/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