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示寂  拼音:shì jí
佛教稱佛、菩薩、高僧死亡。寂,即圓寂。本指達(dá)到不再輪回的境界,但亦用來稱出家眾的去世。清。錢謙益〈洞聞禪師塔銘〉:「天啟三年七月,洞聞禪師示寂于破山之禪院?!?/div>
《國語辭典》:尊老  拼音:zūn lǎo
1.尊敬年老的人,如:「我們要尊老敬賢?!?br />2.位高年老的人?!侗笔?。卷五三。萬俟普傳》:「初,神武以其父普尊老,特崇禮之,嘗親扶上馬。」
3.父母。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七。窮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愿相隨?!?br />4.佛教用語。指年老德尊的僧人。唐。義凈《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三。二十五師資之道》:「但尊老之處多座須安,必有人來準(zhǔn)儀而坐?!?/div>
《國語辭典》:講師(講師)  拼音:jiǎng shī
1.泛指傳授學(xué)識或技藝的人?!独m(xù)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養(yǎng)三老、五更之儀,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講師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為老,次一人為更也?!埂段墨I(xiàn)通考。自序》:「然其義則非儒宗講師不能明也?!?br />2.講授武術(shù)、軍事知識。晉。張協(xié)七命〉:「將因氣以效殺,臨金郊而講師?!固啤P?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放散圍兵制:「昔周有岐陽之蒐,漢有扶風(fēng)之命。或講師習(xí)武,夸胡曜威?!?br />3.今《大學(xué)法》規(guī)定大學(xué)教師分級之第四級,在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之下。
《國語辭典》:智永  拼音:zhì yǒng
南朝陳時(shí)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王,名法極,為東晉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山陰永欣寺僧,號永禪師。善書法,能兼諸體,真草書尤勝。相傳曾書《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浙東諸寺,今尚存墨跡一本,刻本一種(關(guān)中本)。
《國語辭典》:普光  拼音:pǔ guāng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玄奘弟子。擔(dān)任玄奘譯經(jīng)的筆受。著有《俱舍論記》三十卷、《俱舍論法寶宗原》一卷。也稱為「大乘光」。
《國語辭典》:圣僧(聖僧)  拼音:shèng sēng
佛教用語:(1)佛教稱由悟道的出家人所組成的團(tuán)體。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三八:「于一切圣僧不壞信。」(2)禪林僧堂中央所安置的佛弟子像,如舍利弗、目犍連等。(3)尊稱精通佛法、悟得大道的高僧。《西游記》第二七回:「原來這唐僧是個(gè)慈憫的圣僧。他見行者哀告,卻也回心轉(zhuǎn)意?!?/div>
《漢語大詞典》:示滅(示滅)
佛教語。佛菩薩及高僧坐化身死。 唐 李華 《東都圣善寺無畏三藏碑》:“山王高妙,海月圓深,因於示滅,空悲鶴林?!?唐 白居易 《奉國寺神照師塔銘序》:“﹝ 神照 ﹞以 開成 十三年冬十二月示滅於 奉國寺 禪院?!?唐 黃滔 《華嚴(yán)寺開山始祖碑銘》:“師 咸通 六年七月五日示滅,壽八十有五。”參見“ 示寂 ”。
《國語辭典》:示寂  拼音:shì jí
佛教稱佛、菩薩、高僧死亡。寂,即圓寂。本指達(dá)到不再輪回的境界,但亦用來稱出家眾的去世。清。錢謙益〈洞聞禪師塔銘〉:「天啟三年七月,洞聞禪師示寂于破山之禪院?!?/div>
《漢語大詞典》:趙州茶(趙州茶)
相傳 趙州 ( 唐 代高僧 從諗 的代稱)曾問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間么?”和尚說:“曾到?!?趙州 說:“喫茶去?!庇謫柫硪粋€(gè)和尚,和尚說:“不曾到?!?趙州 說:“喫茶去?!痹褐髀牭胶髥枺骸盀樯趺丛揭苍茊瞬枞?,不曾到也云喫茶去?” 趙州 呼院主,院主應(yīng)諾。 趙州 說:“喫茶去?!?趙州 均以“喫茶去”一句來引導(dǎo)弟子領(lǐng)悟禪的奧義。見《五燈會元·南泉愿禪師法嗣·趙州從諗禪師》。后遂用為典故,并以“趙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五燈會元·汾陽昭禪師法嗣·芭蕉谷泉禪師:“﹝僧﹞曰:‘未審客來將何祇待?’師曰:‘ 云門 餬餅 趙州 茶?!?明 高啟 《廉上人水竹居》詩:“林下本采參玉板,不須更煑 趙州 茶?!?/div>
分類:高僧
《國語辭典》:文益  拼音:wén yì
五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885~958)俗姓魯,南唐馀杭(今屬浙江)人。為當(dāng)時(shí)高僧,七歲出家。曾從希覺律師學(xué)律,希覺贊為我門之游夏。后南游跟長慶禪師參學(xué),而在漳州羅漢寺桂琛禪師處開悟,李升迎住報(bào)恩寺,號稱「凈慧」。晚年住金陵清涼院傳法,四方求法的僧人,不下千人。死后謚號大法眼,其法系也稱為「法眼宗」。著有《宗門十規(guī)論》。
《漢語大詞典》:賢首(賢首)
(1).佛教菩薩名。《華嚴(yán)經(jīng)·如來名號品》:“上方過十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有世界名平等色,佛號觀察智,彼有菩薩名 賢首 ?!?br />(2). 唐 代高僧 法藏 , 西域 康居 人。為華嚴(yán)宗的創(chuàng)立者。通稱 賢首大師 。 唐 澄觀 《華嚴(yán)經(jīng)疏鈔懸談》卷二五:“神光入宇者,即 法藏 和尚,字 賢首 ,俗姓 康 氏, 康居國 人?!?清 錢謙益 《蕭伯玉墓志銘》:“通曉佛法,精研性相,《起信》則截流 賢首 ,《惟識》則穿穴 窺基 。”
《漢語大詞典》:豎拂(豎拂)
景德傳燈錄·齊安禪師:“有講來參,師問云:‘坐主,蕰何事業(yè)?’對云:‘講《華嚴(yán)經(jīng)》?!瘞熢疲骸袔追N法界?’對云:‘廣説則重重?zé)o盡,略説有四種法界。’師豎起拂子,云:‘遮箇是第幾種法界?’坐主沉吟,徐思其對?!北局^高僧談禪說理時(shí)豎起拂塵,用以難倒對方。后有“豎拂”一語本此。 宋 陸游 《即事》詩之一:“君知此段神通否,豎拂能降百萬魔?!?/div>
《國語辭典》:惠崇  拼音:huì chóng
宋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生卒年不詳,建陽(今屬福建)人。工畫水禽,尤擅于繪水鄉(xiāng)景色,以鵝雁鷺鷥?yōu)辄c(diǎn)綴,人稱「惠崇小景」。王安石與蘇軾均欣賞其畫作。
《漢語大詞典》:唐僧
玄奘 的俗稱。 唐 代著名高僧,民間傳說及《西游記》等文學(xué)作品中稱“唐僧”。參見“ 唐僧取經(jīng) ”。
《漢語大詞典》:唐僧取經(jīng)(唐僧取經(jīng))
唐 代高僧 玄奘 赴 天竺 (印度)求經(jīng),歷時(shí)十七年,回國后譯出經(jīng)、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宋 元 間《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與 元 吳昌齡 《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雜劇,曾演義其事。自 明 吳承恩 《西游記》小說行世,“唐僧取經(jīng)”遂成為 中國 民間婦孺皆知的故事。
《國語辭典》:行思  拼音:xíng sī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劉,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禪宗六祖慧能的弟子。后住青原山靜居寺弘揚(yáng)禪法,開青原一系,禪宗五家中的曹洞、云門、法眼都是他的法嗣。弟子有希遷等。
《國語辭典》:寶志(寶志)  拼音:bǎo zhì
南朝齊梁一位高僧的法號。金城人,俗姓朱。年輕時(shí)曾在建康道林寺出家。齊武帝時(shí)認(rèn)為他在惑眾,因此關(guān)入建康獄。至梁武帝時(shí)則迎入宮內(nèi),極為禮重,世稱為「寶公」。見《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太平廣記。卷九○。異僧。釋寶志》。也稱為「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