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高聲(高聲)  拼音:gāo shēng
大聲。《紅樓夢(mèng)》第五一回:「只聽寶玉在內(nèi)高聲說道:『晴雯出去了?!弧?/div>
分類:高聲大聲
《國(guó)語辭典》:高聲朗誦(高聲朗誦)  拼音:gāo shēng lǎng sòng
大聲清朗的誦讀?!?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在場(chǎng)里做完七篇文章,高聲朗誦?!?/div>
《國(guó)語辭典》:有理不在高聲(有理不在高聲)  拼音:yǒu lǐ bù zài gāo shēng
有道理用不著高聲叫嚷?!段鍩魰?huì)元。卷二○。大溈善果禪師》:「曰:『道吾推倒泥里,溈山不管,此意又且如何?』師曰:『有理不在高聲?!弧?/div>
《高級(jí)漢語詞典》:高聲棲
遠(yuǎn)居山林,不問俗事
《分類字錦》:居高聲遠(yuǎn)(居高聲遠(yuǎn))
虞世南 詠蟬詩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分類:
《漢語大詞典》:鴻聲(鴻聲)
(1).鴻雁鳴叫的聲音。 唐 武元衡 《長(zhǎng)安秋夜懷陳京昆季》詩:“螢影疏簾外,鴻聲暗雨中?!?唐 張仲素 《秋思》詩之二:“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xù)鴻聲到曉聞。”
(2).大聲;高聲。 漢 焦贛 《易林·困之離》:“鴻聲大視,高舉神化?!?span id="a444tbc" class="book">《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鴻臚”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yīng)劭 曰:“郊廟行禮讚九賓,鴻聲臚傳之也?!?br />(3).大名聲。 晉 郭璞 《贈(zèng)潘尼》詩:“擢穎蓋 漢陽 ,鴻聲駭皇室?!?唐 韓愈 《嘲魯連子》詩:“高拱禪鴻聲,若輟一盃水?!?明 高啟 《送樊參議赴江西參政序》:“鴻聲偉績(jī),足以焜燿不朽者, 啟 尚當(dāng)執(zhí)筆而嗣書焉。”
《國(guó)語辭典》:揚(yáng)聲(揚(yáng)聲)  拼音:yáng shēng
1.揚(yáng)名,傳播聲譽(yù)。三國(guó)魏。曹植白馬篇〉:「少小去鄉(xiāng)邑,揚(yáng)聲沙漠垂?!埂度龂?guó)演義》第二三回:「如得龍躍天衢,振翼云漢,揚(yáng)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
2.發(fā)高聲?!稑犯娂>硭木?。清商曲辭六。西曲歌下。江陵樂》:「逢人駐步看,揚(yáng)聲皆言好?!埂度龂?guó)演義》第二回:「遂奮力提刀上岸,揚(yáng)聲大叫,東西指揮,如喚人狀?!?br />3.故意放言、宣傳?!度龂?guó)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六年春,揚(yáng)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云、鄧芝為疑軍,據(jù)箕谷?!?/div>
《國(guó)語辭典》:揚(yáng)言(揚(yáng)言)  拼音:yáng yán
1.故意宣揚(yáng),散布某種言論。《戰(zhàn)國(guó)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揚(yáng)言與秦遇,魏王聞之,恐?!埂度龂?guó)演義》第一三回:「卻被皇甫酈揚(yáng)言于西涼人曰:『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為賊黨,后患不淺?!晃鳑鋈硕嘤新犪B之言,軍心漸渙?!?br />2.誇大其辭?!洞蟠鞫Y記。文王官人》:「飾貌者不情,隱節(jié)者不平,多私者不義,揚(yáng)言者寡信?!?br />3.大聲說話?!度龂?guó)演義》第九回:「乃復(fù)揚(yáng)言曰:『徒死無益,能從我反乎?』眾皆愿從。」
《漢語大詞典》:抗聲(抗聲)
高聲;大聲。魏書·任城王順傳:“ 紇 脅肩而出, 順 遂抗聲叱之?!?唐 魯收 《懷素上人草書歌》:“狂來紙盡勢(shì)不盡,投筆抗聲連叫呼?!?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放狀頭:“ 樞 援毫斯須而就,每札一人,則抗聲斥其姓名?!?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朝元老:“遂探袖出文,抗聲朗讀。” 歐陽山 《柳暗花明》八一:“ 周炳 抗聲道:‘如果是美意,也不過是資本家的美意罷了。’”
分類:高聲大聲
《漢語大詞典》:飏聲(颺聲)
高聲。 漢 班固 《幽通賦》:“颻颽風(fēng)而蟬蛻兮,雄朔野以颺聲?!?/div>
分類:高聲
《漢語大詞典》:朗言
(1).高聲。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初,斬 全 於市,觀者甚眾,中有一人朗言曰:‘此不了事漢,不斬何為!’聞?wù)呓孕??!?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狐﹞忽檐際朗言曰:‘公為官頗愛民,亦不取錢,故我不敢擊公?!?br />(2).大話。《西游記》第四六回:“我等有此法力,才敢出此朗言,斷要與他賭個(gè)才休。”《西游記》第五一回:“量你這小兒曹有何武藝,敢出朗言?!?span id="9htqnka" class="book">《金瓶梅詞話》第四九回:“ 西門慶 道:‘一定是個(gè)有手段的高僧,不然如何開這等朗言?!?/div>
分類:高聲大話
《國(guó)語辭典》:朗聲(朗聲)  拼音:lǎng shēng
朗,聲音響亮。提高聲調(diào),使清晰、響亮。如:「朗聲誦讀是學(xué)習(xí)語文的好方法。」
《國(guó)語辭典》:逸聲(逸聲)  拼音:yì shēng
淫佚的音樂。《國(guó)語。楚語下》:「夫闔廬口不貪嘉味,耳不樂逸聲?!?/div>
分類:高聲淫聲
《漢語大詞典》:伉聲(伉聲)
高聲。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有一美措,傲睨直入,年二十餘,肥白可觀,笑揖諸公,居末席,伉聲談?wù)?,援引古人,一席不測(cè)?!?/div>
分類:高聲
《國(guó)語辭典》:高歌  拼音:gāo gē
大聲歌唱。漢。傅毅 舞賦:「亢音高歌為樂方。」唐。杜甫短歌行贈(zèng)王郎司直〉詩:「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漢語大詞典》:高吟
(1).高聲吟誦;高聲歌唱。《樂府詩集·雜曲歌辭二·傷歌行》:“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唐 鄭谷 《作尉鄠郊送進(jìn)士潘為下第南歸》詩:“結(jié)綬位卑甘晚達(dá),登龍心在且高吟。” 魯迅 《花邊文學(xué)·知了世界》:“螞蟻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卻在枝頭高吟,一面還笑螞蟻俗?!?br />(2).高妙的吟唱。文選·嵇康〈琴賦〉:“慕 老童 於 騩 隅,欽 泰容 之高吟?!?劉良 注:“ 泰容 , 黃帝 樂師,故慕而欽之,以為高吟,而引清志也?!?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昨日到大劇院,一見舊歌劇花露潤(rùn)融,高吟沉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