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黃帝乘龍(黃帝乘龍)  拼音:huáng dì chéng lóng
黃帝騎著龍上天,臣子無法跟隨,只能抱著拉斷的龍髯和遺落的弓哭泣。見《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后比喻仙去或帝王、權(quán)臣的去世。
《國語辭典》:涿鹿之戰(zhàn)(涿鹿之戰(zhàn))  拼音:zhuó lù zhī zhàn
相傳黃帝時(shí),炎帝神農(nóng)氏日漸衰微,各部族互相征戰(zhàn)侵略。黃帝軒轅氏遂整頓軍隊(duì),征伐不朝炎帝者,諸侯于是都來歸附。此時(shí)南方的九黎君長蚩尤起兵作亂,黃帝遂聯(lián)合諸侯與蚩尤大戰(zhàn)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擒殺蚩尤。
《國語辭典》:炎黃子孫(炎黃子孫)  拼音:yán huáng zǐ sūn
相傳炎帝和黃帝為漢民族的祖先,因此國人常自稱為「炎黃子孫」。
《國語辭典》:妝嫫費(fèi)黛(妝嫫費(fèi)黛)  拼音:zhuāng mó fèi dài
嫫,嫫母,相傳為黃帝第四妃,容貌丑陋。黛,古代女子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妝嫫費(fèi)黛指為丑陋的女子化妝,只是白白浪費(fèi)脂粉,無法使她成為美女。
《國語辭典》:煮海為鹽(煮海為鹽)  拼音:zhǔ hǎi wéi yán
煮海水為鹽,相傳此法始于黃帝之臣夙沙氏。見漢。宋衷《世本。卷一。宿沙作煮鹽》?!稘h書。卷四九。晁錯(cuò)傳》:「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豪桀,白頭舉事?!?/div>
《國語辭典》:甘拜下風(fēng)(甘拜下風(fēng))  拼音:gān bài xià fēng
表示心悅誠服?!剁R花緣》第五二回:「真是家學(xué)淵源,妹子甘拜下風(fēng)?!埂度齻b五義》第三九回:「他若真?zhèn)€為此事而來,劣兄甘拜下風(fēng),從此后不稱御貓,也未為不可。」
《漢語大詞典》:符葆
亦作“ 符寶 ”。 即 附寶 。相傳為 黃帝 的生母。 宋 羅泌 路史·后紀(jì)·黃帝紀(jì):“ 黃帝 有熊氏 ,姓 公孫 ,名 荼 ,一曰 軒 ……母 吳樞 ,曰 符葆 ,祕電繞斗軒而震,二十有四月而生帝於 壽丘 ,故名曰 軒 ?!?羅蘋 注:“即 附寶 。河圖云:‘ 黃軒 母曰地祗之子 附寶 也?!?span id="6gu6imu" class="book">《宋書·志》作‘符寶’?!?/div>
分類:黃帝生母
《漢語大詞典》:古律尺
古代以黃鐘為度量衡的標(biāo)準(zhǔn)。相傳 黃帝 時(shí)樂官 伶?zhèn)?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縱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縱長度為一分,九分為一寸,九寸為一尺。參閱 明 朱載堉 《律呂精義·內(nèi)篇十》。
《漢語大詞典》:棡鼓曲
曲名。相傳 黃帝 出師 涿鹿 ,以棡鼓為警衛(wèi),作棡鼓曲?;蛑^其曲辭本之 鮮卑 。隋書·音樂志下:“棡鼓一曲十二變,與金鉦同,夜警用,一曲俱盡,次奏大鼓。”樂府詩集·橫吹曲辭 宋 郭茂倩 題解:“棡鼓金鉦一曲,夜警用之。大鼓十五曲,小鼓九曲,大角七曲,其辭并本之 鮮卑 ?!?/div>
《漢語大詞典》:方雷氏
傳說中人名。相傳其女為 黃帝 次妃,生 青陽 ,即 少昊帝 。國語·晉語四:“ 青陽 , 方雷氏 之甥也?!?span id="eaema4a" class="book">《史記·五帝本紀(jì)》“ 黃帝 居 軒轅之丘 ,而娶於 西陵 之女,是為 嫘祖 。 嫘祖 為 黃帝 正妃” 司馬貞 索隱引 晉 皇甫謐 曰:“元妃 西陵氏 女,曰 累祖 ,生 昌意 。次妃 方雷氏 女,曰 女節(jié) ,生 青陽 ?!?span id="kiaw4cy"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一三五引作“次妃 方雷氏 ,曰 女節(jié) ”。
分類:黃帝
《漢語大詞典》:黃胤
(1).舊指以土德為王的后代。土色黃,故稱。后漢書·袁紹傳:“主簿 耿包 密白 紹 曰:‘赤德衰盡, 袁 為黃胤,宜順天意,以從民心。’” 李賢 注引《獻(xiàn)帝春秋》:“ 袁 , 舜 后,黃應(yīng)代赤,故 包 有此言?!?br />(2). 黃帝 的子孫。 陳去病 《論戲劇之有益》:“燦 青蓮 之妙舌,觸 黃 胤之感情?!?/div>
《漢語大詞典》:黃歌
黃帝 時(shí)的歌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 黃 歌《斷竹》,質(zhì)之至也?!?梅慶生 注:“ 黃 歌, 黃帝 時(shí)歌也。”
分類:黃帝歌謠
《漢語大詞典》:黃帝陵
亦稱“ 黃帝冢 ”。 傳說中 軒轅黃帝 的陵墓。在 陜西省 黃陵縣 城北 橋山 。山巔有一古亭,中立石碑鐫“黃帝陵”三字。亭后為 黃帝 墓。陵高3.6米,周長48米?,F(xiàn)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史記·五帝本紀(jì)“ 黃帝 崩,葬 橋山 ” 唐 司馬貞 索隱:“《地理志》: 橋山 在 上郡 陽周縣 ,山有 黃帝冢 也?!?唐 張守節(jié) 正義:“《括地志》云:‘ 黃帝陵 在 寧州 羅川縣 東八十里 子午山 。《地理志》云: 上郡 陽周縣 橋山 南有 黃帝冢 ?!福?陽周 隋 改為 羅川 。爾雅云:山鋭而高曰橋也?!?/div>
《漢語大詞典》:黃農(nóng)虞夏(黃農(nóng)虞夏)
黃帝 、 神農(nóng) 、 虞舜 、 夏禹 的合稱。 明 夏完淳 《大哀賦》:“ 黃 、 農(nóng) 、 虞 、 夏 ,遐哉尚友之鄉(xiāng);南北東西,渺矣容身之所?!?余疚儂 《題童子聽琴圖》詩:“流水高山曲, 黃 、 農(nóng) 、 虞 、 夏 心?!?/div>
《漢語大詞典》:胡曹
傳說為 黃帝 臣,始作衣裳。呂氏春秋·勿躬:“ 胡曹 作衣。”《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胡曹 為衣。” 高誘 注:“曰:‘ 黃帝 垂衣裳。’ 胡曹 亦 黃帝 臣也。” 明 楊慎 《鳳賦》:“ 史皇 作斧扆,繪鳳之羽; 胡曹 黹衣裳,畫鳳之文。”
分類:黃帝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