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天容  拼音:tiān róng
1.天空的景象或顏色。南朝齊。張融海賦〉:「照天容于鳀渚,鏡河色于鯊潯。」宋。歐陽修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詞:「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顾?。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2.天子的容顏。宋。蘇軾孫莘老寄墨〉詩四首之一:「遙憐醉常侍,一笑開天容。」《清史稿。卷九七。樂志四》:「青壇峙立西南方,犧牲簠簋升芬芳?;市撵缶刺烊萸f,黃幕致禮虔誠將?!?/div>
《國語辭典》:黃老(黃老)  拼音:huáng lǎo
黃帝與老子的合稱。道家推為宗祖?!妒酚?。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xué),本于黃老而主刑名。」
《國語辭典》:黃陵(黃陵)  拼音:huáng líng
1.黃帝陵寢所在。位于陜西省黃陵縣的橋山,為陜北著名的古跡和風(fēng)景區(qū)。
2.山名。位湖南省湘陰縣北,濱洞庭湖。湘水由此入湖,山上有黃陵廟,相傳舜二妃之墓在其上。
《漢語大詞典》:黃陵廟(黃陵廟)
(1).廟名。傳說為 舜 二妃 娥皇 、 女英 之廟,亦稱 二妃廟 ,在 湖南省 湘陰縣 之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湘水:“湖水西流,逕 二妃廟 南,世謂之 黃陵廟 也?!?唐 鄭谷 《鷓鴣》詩:“雨昏 青草湖 邊過,花落 黃陵廟 里啼?!?清 吳偉業(yè) 《南風(fēng)》詩:“ 九疑 望斷 黃陵廟 ,曾共 湘靈 拂五絃。”
(2).廟名。即 黃牛廟 。《瞭望》1991年第52期:“ 唐宣宗 大中 九年(八五五年), 黃牛廟 重修擴(kuò)建。大約是考慮到 大禹 致力于疏導(dǎo)江河,終于使天下黎民得享景福,重修者將原廟的主祭神改為 禹王 ,并將廟名改為 黃陵廟 ?!眳⒁姟?黃牛廟 ”。
《漢語大詞典》:姚黃
(1).牡丹花的名種之一。 五代 王周 《和杜運(yùn)使巴峽地暖節(jié)物與中土異黯然有感》之三:“花品姚黃冠 洛陽 , 巴中 春早羨孤芳。” 宋 蘇轍 《次遲韻千葉牡丹》之一:“共傳 青帝 開金屋,欲遣姚黃比玉真?!?明 何景明 《李秀才圃中牡丹》詩:“姚黃與魏紫,空向 洛陽 栽?!眳⒁姟?姚黃魏紫 ”。
(2). 帝舜 和 黃帝 的合稱。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自古有殂落,劇哉哀 姚黃 ;從臣去 鼎湖 ,二妃沉 江湘 ?!?br />(3).紙名。 明 李日華 六研齋二筆卷二:“竹紙上品有三:曰姚黃;曰學(xué)士;曰邵公。”
《國語辭典》:姚黃魏紫(姚黃魏紫)  拼音:yáo huáng wèi zǐ
牡丹花的通稱或泛指名貴的花卉。參見「魏紫姚黃」條。宋。范成大 再賦簡養(yǎng)正詩:「一年春色摧殘盡,再覓姚黃魏紫看?!埂剁R花緣》第七二回:「只見姚黃魏紫,爛熳爭妍。」
《漢語大詞典》:五家
(1).五戶。古代以為戶籍編制的基層單位。 周 代以五家為一比, 春秋 時 齊國 管仲 以五家為一軌。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六軌為邑。”
(2).指 黃帝 、 高陽 、 高辛 、 唐堯 、 虞舜 五帝。史記·天官書論:“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歷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張守節(jié) 正義:“五家, 黃帝 、 高陽 、 高辛 、 唐 虞 、 堯 舜 也?!?br />(3).指 黃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歷法。史記·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異,維 太初 之元論?!?張守節(jié) 正義:“五家謂 黃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歷?!?br />(4).指傳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鄒氏 、 夾氏 五人。 何休 《〈公羊傳〉序》“傳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彥 疏:“舊云,傳春秋者非一者,謂本出 孔子 ,而《傳》五家?!眳㈤?唐 陸德明 經(jīng)典釋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傳的 尹更始 、 劉向 、 周慶 、 丁姓 、 王彥 五人。后漢書·賈逵傳:“雖為古學(xué),兼通五家《穀梁》之説?!?李賢 注:“五家,謂 尹更始 、 劉向 、 周慶 、 丁姓 、 王彥 等,皆為《穀梁》?!?br />(6).謂五行家。后漢書·桓郁傳:“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李賢 注:“此言‘五家’,即謂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齊 、 南朝 梁 、 南朝 陳 、 隋 五朝。新唐書·令狐德棻傳:“議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書為已詳,惟五家史當(dāng)立。 德棻 更與秘書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師 次 周 史,中書舍人 李百藥 次 齊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陳 二史,秘書監(jiān)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齡 總監(jiān)。脩撰之原,自 德棻 發(fā)之?!?br />(8).今文經(jīng)學(xué)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劉書年 《周時書分四代》:“三科之條,五家之教。三科,謂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謂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章炳麟 《訄書·正名雜義》:“夫三科五家,文質(zhì)各異?!?/div>
《國語辭典》:鐃歌(鐃歌)  拼音:náo gē
樂曲名。是漢代的武樂,用于軍旅之中,以壯軍威、揚(yáng)士氣的凱歌。鐃,形狀似鈴無舌,有柄可執(zhí),是一種銅制的打擊樂器,配合蕭、笳、笛、鼓,故稱鐃歌。鐃歌的名稱,起于東漢明帝時。《續(xù)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其每朔,……元年歲首也?!箘⒄炎⒁嚏摺炊Y樂志〉曰:「漢樂四品:……其短簫、鐃歌,軍樂也。其傳曰『黃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揚(yáng)德,風(fēng)勸士』也。蓋《周官》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xiàn)則令凱歌』也?!菇翊鏉h鐃歌十八曲,即〈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擁離〉、〈戰(zhàn)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jìn)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斑〉、〈圣人出〉、〈上邪〉、〈臨高臺〉、〈遠(yuǎn)如期〉、〈石榴〉。
《漢語大詞典》: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記·周本紀(jì):“﹝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br />(2).山名。在 山西省 陽城 、 垣曲 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書·禹貢:“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唐 盧照鄰 《鄭太子碑銘》:“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清 孔廣森 《轉(zhuǎn)連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傳 黃帝 曾訪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詩:“先生何處去? 王屋 訪 茅君 ?!?清 宋琬 《祭沉少參岫陽》詩:“言將歸 王屋 ,終老營菟裘。”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種圖飾。即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種圖案。見《書經(jīng)。益稷》唐??追f達(dá)。正義。
2.泛指多種圖案。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鑒湖夜泛記》:「戴翠鳳步搖之冠,躡瓊紋九章之履?!?br />3.《九章算術(shù)》的簡稱。參見「九章算術(shù)」條。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九章積微,故以為術(shù)?!?br />4.九章律的簡稱。參見「九章律」條。漢。王充《論衡。謝短》:「法律之家亦為儒生問曰:『九章,誰所作也?』」
5.楚辭篇名。王逸以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國,憂心罔極所作。分〈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fēng)〉九篇。
《國語辭典》:橋山(橋山)  拼音:qiáo shān
山名。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西北,下有沮河穿山底而過,有如橋形,故稱為「橋山」。上有黃帝冢,稱為「橋陵」。其脈綿亙于陜西、甘肅二省界,為涇、洛二河的分水嶺。
《國語辭典》:風(fēng)后(風(fēng)后)  拼音:fēng hòu
相傳為黃帝時的臣子。帝遇之于海隅,舉以為相,一說為黃帝之師。《漢書。卷三○。藝文志》「風(fēng)后十三篇」句下漢。班固。注:「圖二卷。黃帝臣,依托也?!埂短接[。卷一五。天部。霧》引《志林》:「黃帝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黃帝乃令風(fēng)后法斗機(jī),作指南車以別四方?!?/div>
《國語辭典》:浮游  拼音:fú yóu
1.游泳。如:「魚兒們自由自在的浮游在江面落花間。」
2.周流、漫游?!痘茨献印m真》:「獨浮游無方之外,不與物相弊摋?!?br />3.沒有職業(yè)而到處流浪?!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民浮游無事,出夫布一匹?!?br />4.蜉蝣的別名。參見「蜉蝣」條。
《國語辭典》:蜉蝣  拼音:fú yóu
1.動物名。蟲類。長六、七分,頭似蜻蛉而略小,有四翅,體細(xì)而狹。夏秋之交,多近水而飛,往往數(shù)小時即死。也作「浮游」、「浮蝣」。
2.《詩經(jīng)。曹風(fēng)》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蜉蝣,刺奢也?!故渍露錇椤蛤蒡鲋穑律殉?。」
《國語辭典》:天壇(天壇)  拼音:tiān tán
1.古代帝王祭天的高臺?!端螘?。卷一六。禮志三》:「光武建武中,不立北郊,故后地之祇,常配食天壇,山川群望皆在營內(nèi),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
2.地名。位于北平市正陽門外大祀殿之南。為明、清兩代帝王祭天之處。
《漢語大詞典》:軒皇(軒皇)
即 黃帝 軒轅氏 。 漢 張衡 《同聲歌》:“眾夫所希見,天老教 軒皇 ?!?唐 張說 《圣德頌》:“稽諸瑞典,昔祚 軒皇 ,而今表圣,土德以昌?!?清 魏源 《觀往吟》之一:“君不見, 軒皇 畫井始 遼東 。”參見“ 軒轅 ”。
《國語辭典》:軒轅(軒轅)  拼音:xuān yuán
1.高大的轅門?!妒酚洝>砹?。蘇秦傳》:「前有樓闕軒轅,后有長姣美人。」
2.黃帝的名號。參見「黃帝」條。
3.復(fù)姓。如宋朝有軒轅損。
4.星座名。共十七顆星,在北斗七星的北邊。
《漢語大詞典》:二臣
(1).指 春秋 楚 亂臣 費(fèi)無極 與 鄢將師 。《文選·陸機(jī)〈演連珠〉》:“是以四族放而 唐 劭,二臣誅而 楚 寧?!?劉孝標(biāo) 注:“二臣, 費(fèi)無極 與 鄢將師 也?!?br />(2).指 黃帝 臣 風(fēng)后 與 力牧 。 唐玄宗 《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 赤帝 收三杰, 黃軒 舉二臣?!?沈德潛 注:“二臣, 風(fēng)后 力牧 ?!?/div>
《國語辭典》:桐君  拼音:tóng jūn
琴。因桐木可作琴,故以桐君為琴的代稱。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并涉潁〉詩二首之一:「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