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55,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五代
崆峒
五帝
六代
青陽
軒轅
鼎湖
禹穴
咸池
洪崖
合宮
弓劍
蚩尤
天容
黃老
《國語辭典》:五代  拼音:wǔ dài
(西元907~960)唐代之后至宋代建國前,接替唐代政權遞邅的五個王朝。參見「五代十國」條。
《漢語大詞典》:崆峒
(1).山名。在今 甘肅 平?jīng)鍪?西。相傳是 黃帝 問道于 廣成子 之所。也稱 空同 、 空桐 。莊子·在宥:“ 黃帝 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 廣成子 在於 空同 之上,故往見之。”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 ﹞西至于 空桐 ,登 鷄頭 ?!?南朝 梁 沈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 羲軒 邈矣,古今事殊,不獲總駕 崆峒 ,依風問道。”后亦以指仙山。 唐 曹唐 《仙都即景》詩:“旌節(jié)暗迎歸碧落,笙歌遙聽隔 崆峒 ?!?宋 沈遘 《真宗皇帝忌日醮文》:“ 真宗皇帝 伏愿登御 崆峒 ,從游汗漫,錫羨上靈之福,延洪后嗣之休?!币徽f 黃帝 問道于 廣成子 之山。在今 河南 臨汝縣 西南。 唐 舒元輿 《橋山懷古》詩:“ 襄城 迷路問童子,帝鄉(xiāng)歸去無人留。 崆峒 求道失遺跡, 荊山 鑄鼎餘荒丘。”參閱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河南道八·汝州。
(2).山名。在 山西 臨汾市 南。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 溫水 出 崆峒 。 崆峒山 在 臨汾 南?!?br />(3).山名。在 江西 贛縣 南。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三:“ 崆峒 對聳, 章 貢 交流。”
(4).古人認為北極星居天之中,斗極之下是 空桐 ( 崆峒 ); 洛陽 據(jù)地之中,故以 崆峒 代指 洛陽 。 唐 李賀 《仁和里雜敘皇甫湜》詩:“明朝下元復西道, 崆峒 敘別長如天。”
kōng dòng
(1).山高峻貌。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聲幽咽,山勢崆峒?!?唐 李賀 《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詩:“ 李子 別上國, 南山 崆峒春?!?br />(2).山洞;洞窟。 唐 王化清 《游石室新記》:“ 高要郡 北十五里有石室,詭恠萬狀,崆峒其中?!?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三:“蹬倚絶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緣竅?!?br />(3).寬敞空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從門隙內(nèi)窺,洞甚崆峒,而路無由入?!?br />(4).形容聲音洪大。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山下有水穴東北向,潴水甚滿,而內(nèi)聲崆峒?!?/div>
《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傳說,故說法不盡相同,較主要者為:(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妒酚?。卷一。五帝本紀》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禮,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2)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2.東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顓頊、黃帝?!吨芏Y。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jié)h。鄭玄。注:「五帝:蒼曰靈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黃曰含樞紐,黃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紀,顓頊食焉?!埂冻o。屈原。九章。惜誦》:「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與向服?!?jié)h。王逸。注:「五帝謂五方神也,東方為太白皞,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昊,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
《漢語大詞典》:六代
(1).指 黃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晉書·樂志上:“ 周 始二《南》,《風》兼六代。昔 黃帝 作《云門》, 堯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謂因前王之禮,設俯仰之容,和順積中,英華發(fā)外?!?南朝 梁 任昉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樂,宮判始辨?!?章炳麟 《文學說例》:“雖然,六代之樂,今盡崩阤。”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漢 。資治通鑒·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績之法不著,關七圣而課試之文不垂?!?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漢 ?!?br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漢 、 魏 。 三國 魏 曹冏 有《六代論》,論 夏 、 殷 、 周 、 秦 、 漢 、 魏 興衰之由。文見三國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傳論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南齊書·高祖十二王傳論:“若夫六代之興亡, 曹冏 論之當矣。”
(4).指 三國 吳 、 東晉 和 南朝 之 宋 、 齊 、 梁 、 陳 。 唐 李白 《留別金陵諸公》詩:“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宋 賀鑄 《水調(diào)歌頭·臺城游》詞:“南國本蕭灑,六代浸豪奢?!?清 顧炎武 《贈鄔處士繼思》詩:“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煙。六代江山好,愁來恣搜討。” 魯迅 《無題》詩之一:“六代綺羅成舊夢, 石頭城 上月如鉤?!?/div>
《國語辭典》:青陽(青陽)  拼音:qīng yáng
1.明堂名。古時宮殿面向東方的廳堂。《禮記。月令》:「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路,駕倉龍?!?br />2.春天。晉。潘岳射雉賦〉:「于時青陽告謝,朱明肇授?!固?。孟浩然 歲暮歸南山詩:「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br />3.比喻年輕的容貌。唐。李賀贈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jié)青陽皺?!?/div>
《國語辭典》:軒轅(軒轅)  拼音:xuān yuán
1.高大的轅門?!妒酚?。卷六九。蘇秦傳》:「前有樓闕軒轅,后有長姣美人?!?br />2.黃帝的名號。參見「黃帝」條。
3.復姓。如宋朝有軒轅損。
4.星座名。共十七顆星,在北斗七星的北邊。
《國語辭典》:鼎湖  拼音:dǐng hú
相傳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黃帝于此處乘著龍飛上天空。見《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魏書。卷六五。李平傳》:「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 挽文山丞相詩:「云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div>
《國語辭典》:禹穴  拼音:yǔ xuè
地名:(1)在浙江省紹興縣宛委山,相傳為禹藏書之所。也稱為「禹井」。(2)在陜西省洵陽縣東,相傳禹決漢水時居此。
《國語辭典》:咸池  拼音:xián chí
1.神話傳說中太陽沐浴的地方?!冻o。屈原。離騷》:「飲余馬于咸池兮,總馀轡乎扶桑?!埂痘茨献?。天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謂晨明?!?br />2.星座名。共有三顆?!妒酚?。卷二七。天官書》:「西宮咸池。」唐。張守節(jié)。正義:「咸池三星,在五車中,天橫南,魚鳥之所托也?!?br />3.樂曲名。相傳黃帝作,堯增修,一說為堯所作,屬于六代樂舞之一。《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咸池,以祭地示?!挂卜Q為「大咸」。
《漢語大詞典》:洪崖
(1).亦作“ 洪厓 ”、“ 洪涯 ”。傳說中的仙人名。 黃帝 臣子 伶?zhèn)?的仙號。 漢 張衡 《西京賦》:“ 洪涯 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漢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將蹈 洪崖 之遐跡,紹 巢 許 之絶軌?!?晉 郭璞 《游仙詩》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清 蔣士銓 《香祖樓·蘭因》:“形相愛,影相憐,肯向 洪厓 又拍肩?!?br />(2). 唐 張氳 號。相傳他隱居 姑射山 得仙。參閱說郛卷三十引 宋 張淏 云谷雜記·二洪崖先生
(1).相傳為 黃帝 的明堂。尸子·君治》:“夫 黃帝 曰合宮, 有虞氏 曰總章, 殷 人曰陽館, 周 人曰明堂,皆所以名休其善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590'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張衡〈東京賦〉》:“必以肆奢為賢,則是 黃帝 合宮, 有虞 總期,固不如 夏癸 之瑤臺, 殷辛 之瓊室也?!?薛綜 注:“謂 黃帝 明堂,以草蓋之,名曰合宮。” 宋 秦觀 《代賀明堂禮畢表》:“始告虔于原廟,遂嚴配于合宮?!眳㈤?清 阮元 揅經(jīng)室集·明堂論。
(2).同居一舍。謂不分居。 宋 葉適 《松阡雙蓮銘》:“物之并榮,示美於同。懿哉 程氏 ,千指合宮。其飲同壺,其飯同盂?!?/div>
《漢語大詞典》:弓劍(弓劍)
(1).弓與劍。禮記·曲禮上:“受弓劍者以袂?!?span id="13b1un7" class="book">《淮南子·氾論訓》:“古之兵,弓劍而已矣?!?br />(2).指武藝或用武。 唐 柳宗元 《韋道安》詩:“ 道安 本儒士,頗擅弓劍名?!?宋 葉適 《贈李秀才肖舒》詩:“寺傳弓劍煙嵐外,門掩詩書浪泊間?!?明 陳子龍 《中都》詩:“ 涂山 弓劍地,千載頌苞桑。”
(3).傳說 黃帝 騎龍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墜帝弓。又 黃帝 葬 橋山 ,山崩,棺空,唯劍存。見史記·封禪書、 漢 劉向 列仙傳·黃帝。后因以“弓劍”為對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詞。魏書·肅宗紀:“何圖一旦,弓劍莫追,國道中微,大行絶祀?!?隋 牛弘 《隋文帝頌》:“慕深考妣,哀纏弓劍?!?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詩:“先帝弓劍遠,小臣餘此生?!?清 徐枋 《顧氏松風寢記》:“而事關故國,莫不動先王弓劍之思焉?!?/div>
《國語辭典》:蚩尤  拼音:chī yóu
相傳為黃帝時的諸侯,因叛亂與黃帝戰(zhàn)于涿鹿,為帝所戮。近人或謂蚩尤為古代苗族的酋長,說法不一。
《國語辭典》:蚩尤旗  拼音:chī yóu qí
天象之一,常被歸為妖氣或妖星??赡苁翘囟ㄐ螤畹腻缧?。古人以此星出現(xiàn)主兵禍之象。
《國語辭典》:天容  拼音:tiān róng
1.天空的景象或顏色。南朝齊。張融海賦〉:「照天容于鳀渚,鏡河色于鯊潯。」宋。歐陽修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詞:「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顾?。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br />2.天子的容顏。宋。蘇軾孫莘老寄墨〉詩四首之一:「遙憐醉常侍,一笑開天容?!埂肚迨犯?。卷九七。樂志四》:「青壇峙立西南方,犧牲簠簋升芬芳?;市撵缶刺烊萸f,黃幕致禮虔誠將?!?/div>
《國語辭典》:黃老(黃老)  拼音:huáng lǎo
黃帝與老子的合稱。道家推為宗祖。《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于黃老而主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