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六樂(六樂)  拼音:liù yuè
黃帝以下六代的古樂。包括云門(黃帝之樂)、咸池(堯樂)、大韶(舜樂)、大夏(禹樂)、大濩(湯樂)、大武(武王之樂)?!吨芏Y。地官。大司徒》:「以六樂防萬民之情,而教之和?!购蠓褐敢魳?。南朝宋。鮑照數(shù)名〉詩:「六樂陳廣坐,組帳揚(yáng)春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封胡
傳說中的 黃帝 的臣子。見漢書·古今人表。
分類:黃帝臣子
《國語辭典》:黃農(nóng)(黃農(nóng))  拼音:huáng nóng
黃帝軒轅氏與炎帝神農(nóng)氏的合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上陳黃農(nóng)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div>
《漢語大詞典》:龍湖(龍湖)
(1).古代傳說 黃帝 乘龍升天之處。《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唐享太廟樂章》:“脫屣高天,登遐上玄。龍湖超忽,象野芊綿?!眳⒁姟?鼎湖 ”。
(2).喻指朝廷。 唐 許天正 《和陳元光平潮寇》:“龍湖膏澤下,早晚徧枯窮?!?/div>
《國語辭典》:鼎湖  拼音:dǐng hú
相傳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黃帝于此處乘著龍飛上天空。見《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后比喻帝王的崩逝?!段簳>砹?。李平傳》:「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乖?。虞集 挽文山丞相詩:「云暗鼎湖龍去遠(yuǎn),月明華表鶴歸遲。」
《漢語大詞典》:大封
(1).古軍禮之一。指諸侯疆界有侵越,則以兵征定之。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封之禮合眾也?!?鄭玄 注:“正封疆溝涂之固,所以合聚其民?!?賈公彥 疏:“知大封為正封疆者,謂若諸侯相侵境界,民則隨地遷移者,其民庶不得合聚,今以兵而正之,則其民合聚,故云大封之禮合眾也?!?br />(2).指封賜眾多的土地、田宅。左傳·昭公三十年:“二公子奔 楚 。 楚子 大封,而定其徙?!?杜預(yù) 注:“大封,與土田,定其所徙之居?!?span id="4x49499" class="book">《后漢書·東海恭王彊傳》:“帝以 彊 廢不以過,去就有禮,故優(yōu)以大封,兼食 魯郡 ,合二十九縣?!?br />(3). 黃帝 時人名。管子·五行:“昔者 黃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封 而辯於西方。”
《漢語大詞典》:大鴻(大鴻)
黃帝 之臣 鬼臾區(qū) 之號。史記·五帝本紀(jì):“舉 風(fēng)后 、 力牧 、 常先 、 大鴻 以治民?!?span id="4j9jynf" class="book">《史記·封禪書》:“ 鬼臾區(qū) 號 大鴻 ,死葬 雍 ,故 鴻冢 是也?!?宋 岳珂 桯史·淳熙內(nèi)禪頌:“皇乎休哉!邃古之茫, 赫胥 、 大鴻 ,橧庥繩書,不可攷也已?!?/div>
分類:大鴻黃帝
《國語辭典》:炎黃(炎黃)  拼音:yán huáng
炎帝神農(nóng)氏與黃帝軒轅氏。《漢書。卷三三。魏豹等傳》贊曰:「周室既壞,至春秋末,諸侯秏盡,而炎黃唐虞之苗裔尚猶頗有存者?!?/div>
《漢語大詞典》:白云司(白雲(yún)司)
刑部的別稱。相傳 黃帝 以云命官,秋官為白云。刑部屬秋官,故稱。亦指刑官。 唐 盧中丞 《送李先輩赴職鄭州因獻(xiàn)》詩:“幾日賦詩秋水寺,經(jīng)年起草白云司?!?宋 王禹偁 《送都官梁員外同年之江南轉(zhuǎn)運(yùn)》詩:“出職未吟紅藥樹,轉(zhuǎn)官新入白云司?!弊宰ⅲ骸岸脊傩滩空尽!?明 王玉峰《焚香記·設(shè)宴》:“投贈愧無青玉案,追陪喜近白云司。”參見“ 白云 ”。
《國語辭典》:白云(白雲(yún))  拼音:bái yún
白色的云?!段倪x。漢武帝。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南朝梁。陶宏景〈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詩:「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div>
《國語辭典》:岐伯  拼音:qí bó
人名。生卒年不詳。相傳為黃帝之臣,精通醫(yī)道,黃帝曾與論醫(yī),更相問答,其語備載于內(nèi)經(jīng)。也作「歧伯」。
《漢語大詞典》:橋陵(橋陵)
(1).即 黃帝 陵。在 陜西省 黃陵縣 橋山 。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之一。參見“ 橋山 ”。
(2). 唐睿宗 李旦 陵。在 陜西省 蒲城縣 北 豐山 。舊唐書·玄宗紀(jì)上:“丙午,葬 睿宗大圣貞皇帝 于 橋陵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恩旨陪葬於 橋陵 ,不祔不從,古之道也?!?br />(3).泛指帝王陵墓。 清 趙翼 《題明太祖陵》詩:“橋陵曾借神僧穴,易代猶聞禁採樵?!?/div>
《國語辭典》:橋山(橋山)  拼音:qiáo shān
山名。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西北,下有沮河穿山底而過,有如橋形,故稱為「橋山」。上有黃帝冢,稱為「橋陵」。其脈綿亙于陜西、甘肅二省界,為涇、洛二河的分水嶺。
《國語辭典》:有熊  拼音:yǒu xióng
地名。即今河南省新鄭縣。黃帝時以此為國都,故亦稱黃帝為有熊氏。
《國語辭典》:帝嚳(帝嚳)  拼音:dì kù
古帝名。生卒年不詳。黃帝曾孫,名夋,年十五佐顓頊,受封于辛,后代顓頊為王,號高辛氏,都于亳,在位七十年。
《漢語大詞典》:黃唐
(1).低濕之地。管子·地員:“黃唐無宜也,唯宜黍、秫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張佩綸 曰:“説文無溏字,即唐之孳乳也……黃唐,即《禹貢》涂泥?!?br />(2). 黃帝 與 唐堯 的并稱。 漢 班固 《答賓戲》:“基隆於 羲 農(nóng) ,規(guī)廣於 黃 唐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搉而論之,則 黃 唐 淳而質(zhì), 虞 夏 質(zhì)而辨?!?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高古》:“ 黃 唐 在獨(dú),落落 玄宗 ?!?/div>
《漢語大詞典》:咸云(咸雲(yún))
古樂《咸池》《云門》的并稱。相傳 黃帝 樂有《云門》。二者連舉,泛指古樂。陳書·高祖紀(jì)上:“功成治定,樂奏《咸》《云》?!?/div>
分類:古樂黃帝
《國語辭典》:明臺(明臺)  拼音:míng tái
古時議政的地方?!豆茏??;腹珕枴罚骸更S帝立明臺之議者,上觀于賢也?!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議對》:「昔管仲稱軒轅有明臺之議,則其來遠(yuǎn)矣?!?/div>
《國語辭典》:明堂  拼音:míng táng
1.古代天子舉行大典的地方?!抖Y記。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負(fù)斧依南鄉(xiāng)而立?!埂段倪x。曹植。七啟》:「贊典禮于辟雍,講文德于明堂?!挂沧鳌敢硎摇埂?br />2.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3.堪輿家稱墓前聚水的地方。
4.墓前的祭臺?!逗鬂h書。卷八一。范冉傳》:「其明堂之奠,干飯寒水,飲食之物,勿有所下?!固?。章懷太子。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謂壙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