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04,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河水
河流
河陽
江河
河朔
大河
河上
北方
河洛
西河
中華
河清
馮夷
山西
天塹
《漢語大詞典》:河水
(1).指 黃河 之水。《詩·衛(wèi)風(fēng)·碩人》:“ 河 水洋洋,北流活活。”宋史·河渠志一:“大都 河 水從 西大河故瀆 東北,合 赤河 而達(dá)于海?!?span id="lejvymh" class="book">《清史稿·河渠志一》:“明年四月,塞未竣, 河 水陡漲,衝塌東岸壩臺?!?br />(2).專指 黃河 。呂氏春秋·有始:“何謂六川? 河水 、 赤水 、 遼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五:“ 河水 自 枝津 東北流逕 甲下邑 北,又東北流入于海?!?br />(3).指河神。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六章第一節(jié):“ 帖木真 在湖邊向天發(fā)誓說:‘使我克定大業(yè),當(dāng)與諸人共甘苦。茍渝此言,有如河水!’”
《國語辭典》:河流  拼音:hé liú
河水的流道。《文選。謝靈運(yùn)。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河流有急瀾,浮驂無緩轍?!埂端螘>硭陌?。朱齡石傳》:「時(shí)軍人緣河南岸,牽百丈,河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
《國語辭典》:河陽(河陽)  拼音:hé yáng
1.陽,山之南、水之北。河陽泛指河水之北。《文選。曹植。送應(yīng)氏詩二首之二》:「親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陽?!?br />2.地名。春秋晉邑,在今河南省孟縣西?!段倪x。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祭十二郎文〉:「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3.晉朝潘岳曾任河陽縣令,故后多以河陽指稱潘岳。唐。王維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奪河陽之美?!?/div>
《漢語大詞典》:江河
(1). 長江 和 黃河 。墨子·親士:“ 江 河 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晉 葛洪 抱樸子·鈞世:“以此易見,比彼難曉,猶溝澮之方 江 河 ,螘垤之并 嵩 岱 也?!?br />(2).指大河流。六韜·守土:“涓涓不塞,將為江河。”宋史·食貨志下二:“州縣督捕加峻,私小黃錢投委江河,不敢復(fù)出?!?span id="emfr0dz" class="book">《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老翁有緣,幸遇小生相救。不然,今日是個(gè)屋舍,后日是個(gè)江河,君家且葬魚腹矣?!?凌力 《星星草》第四章四:“ 遵王 抬頭望去,大隊(duì)像滾滾江河似地奔騰向前。”
(3).猶江山,山河。晉書·王導(dǎo)傳:“ 周顗 中坐而嘆曰:‘風(fēng)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皆相視流涕?!卑?,江河,世說新語·言語作“山河”。
(4).猶江湖。泛指四方各地。《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權(quán)隱在江河,龍門終一過?!?清 王韜 《甕牑馀談·外國牙科》:“其所稱牙有蟲者,以藥敷之,頃刻可出,此皆係江河鬻術(shù)者為之,非果具有真實(shí)本領(lǐng)也。”
《國語辭典》:河朔  拼音:hé shuò
泛指黃河以北的地方。《書經(jīng)。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埂度龂?。卷六。魏書。袁紹傳》:「威振河朔,名重天下。」
《漢語大詞典》:河朔飲(河朔飲)
初學(xué)記卷三引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大駕都 許 ,使光祿大夫 劉松 北鎮(zhèn) 袁紹 軍,與 紹 子弟日共宴飲,常以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云以避一時(shí)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飲?!焙笠蛞浴昂铀凤嫛敝赶娜毡苁钪嫽蚝?。 南朝 梁 何遜 《苦熱》詩:“實(shí)無 河 朔飲,空有 臨淄 汗?!?北周 庾信 《聘齊秋晚館中飲酒》詩:“欣茲 河 朔飲,對此 洛陽 才?!?清 曹寅 《惜紅衣·東渚荷花》詞:“故人要我, 河 朔飲,深杯未足?!币嗍∽鳌?河朔 ”。 唐 王勃 《夏日宴張二林亭序》:“香杯濁醴,是 河 朔之平生;雄筆清詞,得 高陽 之意氣?!?清 孫枝蔚 《宴集李嗣遠(yuǎn)東園分韻得幢字侵字》:“高會(huì)追 河 朔,涼風(fēng)滿北窻?!?/div>
《國語辭典》:大河  拼音:dà hé
1.寬大的河流。如:「尼羅河的流程長達(dá)五千五百六十九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jié)h。班固 東都賦:「遂超大河,跨北岳,立號高邑,建都河洛?!埂度龂萘x》第六回:「只見前面一條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聲漸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復(fù)活矣!』」
2.特指黃河。晉。陸機(jī)贈(zèng)馮文羆〉詩:「發(fā)軫清洛汭,驅(qū)馬大河陰?!顾?。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五。藝文》:「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div>
分類:大河黃河
《漢語大詞典》:河上
(1). 黃河 邊。《詩·鄭風(fēng)·清人》:“二矛重英, 河 上乎翱翔?!?span id="85adp05" class="book">《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 攻 韓 汾陘 ,拔之,因城 河 上 廣武 ?!?司馬貞 索隱引 劉氏 云:“此 河 上蓋近 河 之地,本屬 韓 ,今 秦 得而城。” 清 昭梿 嘯亭雜錄·徐端:“﹝ 陳鳳翔 ﹞后以妄放潴水故,為 張制府 百齡 所劾,上命立枷 河 上,聞?wù)呖熘!?br />(2).即 河上公 。文選·任昉〈為蕭揚(yáng)州薦士表〉:“物色 關(guān) 下,委裘 河上 ?!?李善 注引神仙傳“ 河上公 ,莫知其姓名也,嘗讀 老子 道德經(jīng), 漢 孝文帝 駕從而詣之。”參見“ 河上公 ”。
《漢語大詞典》:河上公
相傳為 西漢 時(shí)道家。姓名不詳。所傳《老子注》,不見于漢書·藝文志,可能出于六朝人的偽托。 晉 葛洪 神仙傳·河上公:“ 河上公 者,莫知其姓字。 漢文帝 時(shí),公結(jié)草為庵于 河 之濱。帝讀《老子經(jīng)》頗好之……有所不解數(shù)事,時(shí)人莫能道之,聞時(shí)皆稱 河上公 解《老子經(jīng)》義旨,乃使齎所不決之事以問?!?唐 趙彥昭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yīng)制》:“逍遙自在 蒙 莊子 , 漢 主徒言 河上公 ?!?清 姚鼐 《〈老子章義〉序》:“獨(dú)有所謂 河上公 章句者,蓋本流俗人所為,託於神仙之説,其分章尤不當(dāng)理,而 唐 宋 以來莫敢易,獨(dú) 劉知幾 識其非耳?!?/div>
《國語辭典》:北方  拼音:běi fāng
方位名。一般以日出的方向?yàn)闁|方,面向東方的左方為北方,也稱為「北邊」。
《國語辭典》:河洛  拼音:hé luò
1.黃河、洛水的合稱。又指兩河的流域?!段倪x。班昭。東征賦》:「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門?!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后出塞〉詩:「坐見幽州騎,長驅(qū)河洛昏?!?br />2.河圖洛書的簡稱。參見「河圖洛書」條?!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shù)傳上。序》:「至乃河洛之文,龜龍之圖?!埂段倪x。左思。魏都賦》:「河洛開奧,符命用出?!?/div>
《國語辭典》:河漏  拼音:hé lòu
一種北方面食。將和好的面團(tuán)從底部有漏孔的床子擠壓過去,軋成條狀,直接落入鍋中煮食?!端疂G傳》第二四回:「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燙溫和大辣酥?!挂卜Q為「合落」、「河撈」、「河落」。
《國語辭典》:西河  拼音:xī hé
1.河川名。古稱黃河在西部地方南北流的一段為「西河」。
2.地名。在陜西省華陰縣一帶。因位于黃河之西,故稱為「西河」。春秋時(shí)子夏居西河,戰(zhàn)國時(shí)吳起為西河守,即此地。
《國語辭典》:中華(中華)  拼音:zhōng huá
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于河南省及其附近區(qū)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地為「中華」。后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晉。桓溫 請還都洛陽疏:「彊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jù)?!埂侗饼R書。卷二一。高乾傳》:「于時(shí),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于昂?!?/div>
《國語辭典》:河清  拼音:hé qīng
1.語本《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比喻時(shí)間漫長,難遇時(shí)機(jī)。唐。張說〈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難得,人代幾何?」
2.黃河挾帶大量泥沙,因而水色混濁,古人遂以河清為太平或圣君出世的祥兆?!段倪x。張衡。歸田賦》:「徒臨川而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
3.黃河水由黃濁變?yōu)榍宄?。《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近因野水沖蕩沿汴堤岸,及河道淤淺,若止役河清,功力不勝,望俟農(nóng)隙顧夫開修。」
《國語辭典》:河清難俟(河清難俟)  拼音:hé qīng nán sì
難以等待黃河的河水變?yōu)榍宄骸UZ本《左傳。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后比喻時(shí)間漫長,難以等候。清。陳康祺《郎潛紀(jì)聞》卷一○:「銓選一官,河清難俟,遂玖授教職歸矣。」
分類:時(shí)久
《國語辭典》:馮夷(馮夷)  拼音:féng yí
河神。指河伯?!肚f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游大川。」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二六。莊子音義上》:「馮夷,華陰潼鄉(xiāng)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河伯?!埂痘茨献印}R俗》:「昔者馮夷得道,以潛大川?!挂沧鳌副摹?、「馮修」、「無夷」。
《國語辭典》:山西  拼音:shān xī
1.省名。參見「山西省」條。
2.古稱華山之西?!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等傳。贊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div>
《國語辭典》:天塹(天塹)  拼音:tiān qiàn
天然的河海險(xiǎn)要地?!端鍟>矶?。五行志下》:「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南北,今日北軍豈能飛渡耶?」宋。柳永 望海潮。東南形勝詞:「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