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憶帝京 欽譜
憶帝京 《樂章集》注“南呂調(diào)”。

憶帝京 雙調(diào)七十二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柳永

  薄衾小枕涼天氣 乍覺別離滋味 輾轉(zhuǎn)數(shù)寒更 起了還重睡 畢竟不成眠 一夜長如歲 
  中中中中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也擬把 卻回征轡 又爭奈 已成行計 萬種思量 多方開解 只恁寂寞厭厭地 系我一生心 
  中仄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中中仄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仄中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負(fù)你千行淚 
仄仄平平仄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故黃庭堅“鳴鳩乳燕”詞、“薄妝小靨”詞皆與此同,若“銀燭生花”詞之添字,亦變格也。 按黃詞后段第一句“萬里嫁、烏孫公主”,“烏”字平聲。第二句“對易水、明妃不渡”,“易”字仄聲,“明”字平聲,“不”字仄聲。又“更莫問、鶯老花謝”,“老”字仄聲。第四句“紅顏片片”,上“片”字仄聲。第五句“指下花落狂風(fēng)雨”,“花”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添字詞之句法同者。

格二 雙調(diào)七十六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七句六仄韻 黃庭堅

  銀燭生花如紅豆 占好事 如今有 人醉曲屏深 借寶瑟 輕招手 一陣白蘋風(fēng) 故滅燭 教相就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花帶雨 冰肌香透 恨啼鳥 轆轤聲曉 柳岸微寒吹殘酒 斷腸人 依舊鏡中消瘦 恐那人知后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鎮(zhèn)把你 來僝僽 
仄仄仄平仄仄


此詞大略與柳詞同,惟前段第二句六字折腰,第四句及結(jié)句各添一字、俱六字折腰,后段第三、四、五句攤破句法作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六字一句,第六句押韻,結(jié)句亦添一字異。至“曉”字與“透”字押,亦遵古韻。
歷代作品
柳永 987 - 1053 一首
黃庭堅 1045 - 1105 三首
朱敦儒 1081 - 1159 一首
陸求可 1617 - 1679 一首
鄒祗謨 1627 - 1670 一首
近現(xiàn)代
汪東 1890 - 1963 一首
顧隨 1897 - 1960 一首
當(dāng)代
添雪齋 一首
憶帝京(1003年) 北宋 · 柳永
衾小枕涼天氣。
乍覺別離滋味。
展轉(zhuǎn)數(shù)寒更,起了還重睡。
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把、卻回征轡。
又爭奈、已成行計
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
系我一生心,負(fù)你千行淚。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鳴鳩乳燕春閑暇。
化作綠陰槐夏。
壽酒舞紅裳,睡鴨飄香麝。
醉此洛陽人,佐郡深儒雅。

況坐上、玉麟金馬。
更莫問、鶯老花謝。
萬里相依,千金為壽,未厭玉燭傳清夜。
不醉欲言歸,笑殺高陽社。
薄妝小靨閑情素。
抱著琵琶凝佇。
慢捻復(fù)輕攏,切切如私語。
轉(zhuǎn)撥割朱弦,一段驚沙去。

萬里嫁、烏孫公主。
對易水、明妃不渡。
淚粉行行,紅顏片片,指下花落狂風(fēng)雨。
借問本師誰,斂撥當(dāng)心住。
銀燭生花如紅豆。
占好事、而今有。
人醉曲屏深,借寶瑟、輕招手。
一陣白蘋風(fēng),故滅燭、教相就。
花帶雨、冰肌香透。
恨啼烏、轆轤聲曉。
岸柳微涼吹殘酒。
斷腸時、至今依舊。
鏡中消瘦。
那人知后。
怕夯你來僝僽。
元來老子曾垂教。
挫銳和光為妙。
因甚不聽他,強(qiáng)要爭工巧。
只為忒惺惺,惹盡閑煩惱。
你但莫、多愁早老。
你但且、不分不曉。
第一隨風(fēng)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
管取沒人嫌,便總道、先生俏。
憶帝京 秋雨 明末清初 · 陸求可
水云愁鎖煙鴻路。
淹滯上林尺素。
溪漲少莼鱸,天遠(yuǎn)多鷗鷺。
寂寞蓼花灘,蓑笠漁郎渡。

望不見、銀蟾玉兔。
更莫辨、金風(fēng)珠露。
晨井梧飄,晚江楓冷,慘惔巫峽連朝暮。
豈有洛神來,笑展凌波步。
蘭亭梓澤曾經(jīng)處。
消受畫船簫鼓。
水次接流觴,石畔看嬌舞。
走馬杏花堤,爛醉辛夷塢。

且莫道、酒龍詩虎。
只一枕、春酲停午。
浮白何時,踏青無伴,蕭蕭竹徑銷風(fēng)雨。
紅萼為誰妍,翠禽相對語。
曲池小檻生涼氣。
最怯客中情味。
徙倚水精簾,遙夜何曾睡。
北斗近京華,極望勞終歲。

幾時更、陌頭連轡。
嘆淹滯、未成歸計。
萬縷垂楊,千重芳草,遠(yuǎn)夢歷歷分襟地。
暗想擘箋時,定有沾衣淚。
憶帝京(一九二八年) 現(xiàn)當(dāng)代 · 顧隨
木綿袍子君休換。
畢竟眷深春淺。
聽說杏花開,卻在深深院。
可惜太深深,開了無人見。

一陣陣、風(fēng)兒回旋。
幾點(diǎn)點(diǎn)、雨兒蕭散。
長怪當(dāng)年,道君皇帝,見了紅杏肝腸斷。
不怨杏花紅,卻怨雙雙燕。
⑴ 自注:徽宗《燕山亭?見杏花》云:「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div>
憶帝京(辛巳四月廿九(2001-5-21)) 當(dāng)代 · 添雪齋
平湖柳外歌吹,折損一池憔悴。
斂夢舞依依,直喚千絲媚。
更把淺情斟,擬共東風(fēng)醉。
看郁郁、幾回新翠。
染寂寂、三分心碎。
冷月寒川,煙波暗草,不堪負(fù)了人間淚。
借問畫眉時,可有君來繪?